日期查询:2023年10月18日

太原邮政信箱(筒)也有二维码“身份证”啦


    本报记者 王钰钦

  今年,太原市在全省自主首创的“邮政信箱二维码”经过3个季度使用,尤其在农村区域全面推广后,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10月17日,太原市邮政管理局发布消息,太原现有农村乡镇网点42个(其中偏远网点8个),这些网点特别是偏远农村网点,所在区域多为山区半山区,地广人稀、距离较远。
  太原市邮政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太原市邮政管理局为强化邮政信箱(筒)开箱时间的监管,全面提升农村邮政普遍服务质量,积极推动太原市邮政分公司通过加快技术改造和互联网应用,实现对传统邮政服务和管理的革新。今年以来,已率先完成163个普服网点邮政信箱(筒)的“赋码”工作。也就是说,每一个邮政信箱(筒)都有了独一无二的二维码“身份证”,能随时监测开箱频次和时间,从而更好地保障居民的用邮需求。
  为满足辖内村民信件来往需求,太原邮政分公司以二维码为载体,通过“码上载物”的数智化应用,把管理和服务延伸到了偏远一线。太原邮政分公司为每个邮政信箱(筒)制作二维码,相当于给邮政信箱(筒)赋予一个“身份证”,并与网点位置关联绑定。
  太原市邮政管理局普服科科长李涛表示,通过“扫码”采集信息实时上传,让邮政信箱(筒)“活”起来,在方便营投人员管理维护邮政信箱(筒)、检查上报异常情况的同时,也更好地保证了普遍服务在农村区域更好的落地。
  一方面,营投人员“扫码”结果,每日实时同步反馈各级管理人员,实现对邮政信箱(筒)实时开取和邮件拿取的动态监控,有助于员工良好操作习惯的养成和规范,强化日常基层对邮政信箱(筒)维护管理的自觉性。另一方面,叠加“码上功能”,太原邮政拓展延伸“二维码平台”的功能,打造“综合服务平台”,让员工在每日扫码的同时,还可以进入综合服务平台,开展制度和规范的学习、问题案例的借鉴等等,成为偏远地区员工能力素质提升的“线上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