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8年11月27日

创新为晋中农村改革添活力

  40年来,晋中农业农村多个领域改革成效喜人,尤其是自2004年以来,山西先后在晋中召开10余次农村改革现场推进会,晋中多项农业经营模式在全省得到推广。在日前召开的农村改革(太谷)论坛上,专家认为,创新经营模式已成为晋中农村改革的一个有力抓手。
  农村变庄园激发农村新活力
   生态庄园经济是适应农村新情况应运而生的一种改革模式,左权县从2006年开始尝试推行这种新型农业产业经营和林业生态建设模式。
   这个县率先实行了土地流转“三权分置”,用移民搬迁村留下的资源,开发“种、养、加”产业,发展小农场、小林场、小果园、小牧场、小工业园区,实现农业产业的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企业化管理,激发了农村发展活力。
   左权县有关负责人表示,10多年来,全县各类生态庄园达到257处,累计完成投资23.2亿元。全县生态庄园不但累计完成生态林建设管护八万亩、经济林建设管护五万亩,还帮助了一部分农民增收。
   目前生态庄园常年用工3000余人,人均年收入可达两万元;季节性用工8000余人,人均年收入约一万元。生态庄园这种“土地搞流转,不种有钱赚”“农民变工人,就近能打工”的经营方式,成为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新载体、生态建设的主力军、群众脱贫致富的大平台。
   据介绍,晋中市生态庄园已发展到656处,带动农民就业3.5万人,新造林30万亩,累计投入资金达到71亿元。
  农民变股东享受改革大红利
   作为山西省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县,太谷县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把集体收益以股权分红的形式发放到农民手中,既壮大集体经济又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增添了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截至目前,太谷187个村完成了清产核资工作,完成比例94.4%;192个村完成了成员界定工作,完成比例96.9%;183个村完成了股权量化及公示,完成比例92.4%。与此同时,太谷共有175个村和96个小组成立了不同形式的合作社,完成比例92.2%。
   太谷县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进一步规范集体的资产与资源的管理与交易,使集体资产、资源不仅保值更能增值,进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资源变资本农民融资获新路
   寿阳县经济林果大多种在非林地上,但因权属不明办不了抵押、解决不了资金短缺问题,一些林农有扩大生产的欲望,却只能“望林兴叹”。
   为了解决这种被动局面,2017年3月寿阳县学习借鉴云南南涧经验,推行经济林木(果)权颁证抵押贷款改革,对非林地上种植的经济林木(果)所有权进行登记确权发证,以“一证跨两权”的方式,实现了林权和土地承包权的有效结合,开辟了贷款融资的新途径,为林果产业发展提供了活水。
   寿阳县有关负责人表示,经过一年的探索实践,政府赋予了非林地上经济林木 (果)的清晰物权,拆掉了横亘在“农民有林难融资”和“商行有钱难放贷”之间的一堵墙,架起了“用林木(果)权抵押贷款”的一座桥,畅通了融资渠道。
   羊头崖乡南王昌村的万亩核桃园通过林木(果)权贷款融资改革,利用贷款资金建起了核桃加工厂,辐射带动周边发展了7个核桃专业村,引领核桃产业成为脱贫致富的新路径。
   据介绍,开展经济林木(果)权颁证抵押贷款改革以来,寿阳县已核发《经济林木(果)权证》30本,涉及经济林面积900多亩,已有4家林农和3家合作社落实抵押贷款379万元。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