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7月30日

研学实践探寻历史文脉与发展新路径


  本报记者 李茹霞
  
  7月28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暑期实践团走进晋城市高平市,开展了主题研学实践活动。实践团一行深度走访喜镇苏庄、蔡志忠美术馆、铁佛寺、凤林刺绣厂、神农镇中庙村、三甲镇北庄村等代表性文化地标,通过田野调查、非遗体验与产业调研等方式,多维度解析高平的历史文脉与当代发展路径,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在实地探索中思考传承创新之道。
  在喜镇苏庄婚俗博物馆内,实践团成员好奇地凑近玻璃展柜,用指尖隔空描摹鎏金花轿上的鸳鸯纹样,耳畔仿佛回荡着唢呐声,在深入了解当地民俗与婚俗流程中感受“喜文化”的独特魅力。从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到蕴含丰富文化内涵的婚俗仪式,无不令大家大开眼界。
  随后,实践团来到蔡志忠美术馆,领略了“漫画说经典”的创新表达,馆内系列原稿以简练线条诠释中国哲学与文学的精髓,让大家在美育中思考传统文化的传播路径;在铁佛寺,聆听守护者王改英数十年的坚守故事,古老庙宇的历史厚重感与人文温度交织,深深触动人心;走进凤林刺绣厂,直观感受到非遗“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坚定了传承非遗的责任感;在神农镇中庙村,明清古庙的精巧木构与炎帝农耕故事,串联起古代建筑艺术与中华农耕文明的脉络,实践团提出“传统村落保护+乡村振兴”的融合思路,彰显了青年担当;三甲镇北庄村文化民俗馆里,社火道具、手工艺品等老物件默默诉说着民俗风情与先辈智慧。
  这场研学实践,既是高校智慧与地方发展的深度碰撞,更是传统文化在年轻心灵中扎根的旅程。实践团成员表示,将把从高平汲取的灵感化作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力量,让这座城市的底蕴与可能被更多人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