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热爱 不变的情怀
王新嫄(编委 70后 入职25年)
遇见《山西青年报》的时候,我还是个青春正盛的青年。那一年,与毛泽东同志为《山西青年报》亲笔题写报头已相隔了整整35年。
时光如白驹过隙倏忽而逝,仿佛只是转眼间,我们就走到了今天——毛泽东同志为《山西青年报》题写报头60周年纪念日。
内心的骄傲与自豪不言而喻。但更多的是感恩——感恩《山西青年报》,让我经历这场不断超越自我的奇妙旅程。
初来乍到时,我带着从上一家单位积攒的排版技能,进入报社照排中心,结识了一群同样精力旺盛的小伙伴,从此开启了漫长而快乐的夜班生活。
在与编辑老师们日渐愉快的合作中,大家逐渐发现了我微弱的编辑能力。于是,在几位编辑老师和领导的力荐下,我带着莫名的自信跨行进入编辑队伍中。
好景不长。面对隔行如隔山的压力山大和对新闻采编专业的一无所知,我仅坚持了几个月便“败下阵来”。
这一次,我转到了记者部。尽管依然缺乏职业技能,但好在我有从小就锻炼出来的写文章功底,经过几位“前辈”手把手传帮带和自己的艰难探索,我用时一年多实现了从“新闻小白”到能够独立策划选题、与资深记者合作写出热点报道的跨越式成长。
此时,新的际遇再次出现——经历过一次人员大整合、面临瓶颈期的编辑部,急需一名能够熟练掌握排版技能的编辑。而集采、编、排三项技能于一体的我,又一次得到领导的赏识,回到了一直向往的编辑岗位。
这一次,我的能力终于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
接下来的十几年里,我如鱼得水般遨游在新闻与文字的世界里,秉持着“永远在路上”的理念,一路学习、成长、超越自我。
新时代带来新变革。作为传统媒体人,我们历经了快速更迭的新媒体时代、自媒体时代、全媒体时代,撞进如今的融媒体时代,微信公众号、短视频、AI技术等新兴传播模式层出不穷,我也在不断更新自身技能的过程中成为“革命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在《山西青年报》25年的岁月里,我一步步向着更高的山峰、更好的自己迈进,也许有困难波折,更甚有不如人意,但有什么关系呢,此时此刻,我依旧满怀热爱,这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