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筑梦古县绘就振兴新篇
本报记者 刘琴 实习生 苟萧
7月11日,山西晋中理工学院“梦传承”实践队的16名学子前往千年古县——长治市长子县,开启了以“溯源古建根脉,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围绕神话传说、非遗技艺、生态产业三大板块,书写青春助力乡村振兴的故事。
活动中,队员们前往发鸠山,探寻“精卫填海”的发源地,于山水间触摸历史脉络,感悟坚韧精神;探访九连环大院,领略古建的精巧构思与文化魅力,感叹古人的建筑智慧;参观青椒基地大棚,了解到一体化机器设备为长子县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深刻感受到长子大地孕育的无限生机;走进长子乡村e镇,参观心然云仓和竹节电商供应链选品基地,感受到“直播+物流”一条龙服务的科技热潮,沉浸式体验到科技助力乡村产业的力量,见证了数字经济为乡村带来的新机遇;漫步良坪村,整齐的街巷、别具一格的文化墙、2万亩的连翘林,凸显出乡村新风貌。
“我们愿以镜头为笔、以古建为墨、以长子大地为纸,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绽放青春理想、诠释使命担当。”队员们表示,有信心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交出精彩答卷,让长子的文化更具活力、产业更具动能,也让“三下乡”的意义在传承与振兴中愈发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