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10月11日

“新农人”争当老区振兴排头兵


  辞去在上海的稳定工作,来到安徽省霍邱县高塘镇,95后青年步玉绅投资打造生态果蔬产业园,越来越喜欢 “新农人”的生活。
  步玉绅的经历是安徽六安农村创业青年的缩影。六安是革命老区,亟需聚力青年人才建功乡村振兴。今年,团六安市委依托基层团组织力量,在农业农村部门协助下,引领该市1181名40周岁以下的青年创客在乡创办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主体,使六安乡村正成为返乡创业青年的热土。

青年争当产业致富带头人

  2016年,90后青年刘波跟着霍山石斛非遗传承人何祥林种起仿野生霍山石斛。从位于安徽霍山县诸佛庵镇三河村的种植基地白手起家,一路走来,他克服硬件、种苗、肥料、技术等难题,创办的安徽极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已成为当地响当当的石斛种植企业,被评为“安徽省大学生返乡创业示范基地”。
  刘波说,这些年,公司农忙时带动周边100多户农民务工,户均增收6000多元。
  刘波一直将团霍山县委当作 “娘家”。团组织嫁接资源,搭建交流和学习平台,吸纳他进入县青年创业者协会,和创业伙伴分享、解决难题。

返乡青年为文旅融合出点子

  在六安市基层,相当一部分返乡青年走三产融合发展新道路,投身文化展览馆、民宿、农家乐、预制菜等项目,推动乡村旅游如火如荼发展。
  34岁的返乡创客、团霍山县委兼职副书记程浩的家乡在霍山县磨子潭镇宋家河村,他从小看着父辈们早晨采茶、晚上炒茶,一心想要提高产业效率。大学毕业后,他考回家乡工作,于2015年开始创业。
  2017年,他打造茶旅融合项目,搭建营销团队进行品牌定位、企业文化打造、产品线梳理。
  “有了发展愿景,需要团队做支撑。我们吸引本地在外发展的90后青年陆续返乡,负责旅游、电商、运营、自媒体等业务模块。目前,核心团队15人,一半以上都是返乡青年。”程浩说。

带动家乡农产品“触网”

  付道亮是霍邱县周集镇富矿村人,35岁的他已经返乡创业12年。他瞄准家乡大米种植产业的发展前景和消费者新需求,返乡发展订单农业,试图打破传统的批发销售模式。这些年,他投资打造大别山区虾稻种植基地,注册成立20多个品牌,定位绿色有机、营养健康的生产理念。如今,付道亮创办的公司已发展成为集培育、种植、烘干、仓储、精深加工、新产品研发、销售于一体的龙头企业,他也获评安徽省乡村振兴青年先锋。
  这些年,霍邱县95后创业青年赵明望专注一件事——带动家乡农产品 “触网”。2019年4月返乡后,他在霍邱长集现代农业产业园内开办企业,打造现代化养殖场、龙虾养殖基地及标准化农田。在团六安市委、团霍邱县委的推介和支持下,他搭上互联网快车。2022年,线上销售营业额突破3.4亿元。
  据介绍,团六安市委以推动乡村青年人才集聚、服务乡村青年创新创业作为共青团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全省首创青创农场项目并培植认定92家青创农场,举办培训班、青创思享会等活动,持续选育青年创业典型。
据《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