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方向补短板 共同攻坚克难
本报记者 吕汉富 通讯员 孙向前
为推动大同市共青团改革向纵深发展,精准掌握并推进县域共青团改革进程,在各团县(区)委完成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县级自查的基础上,10月8日上午,团大同市委举办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攻坚调度会。
会议指出,团中央关于推进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的指导意见出台以来,大同市各县(区)深入贯彻团中央、团省委工作部署,担当作为劲头十足、基层基础不断巩固、主流意识向上向好,大同基层团组织的面貌总体来说实现了极大提升,焕发了生机活力。但从中期评估情况来看,部分县(区)仍存在团组织覆盖面不广、团组织功能不突出、体制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暴露了严重的短板,这些都是需要重点攻坚内容,必须加紧补齐。
会议强调,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大同市各团县(区)委要揭榜挂帅,充分认识改革攻坚的紧迫性。完成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是团中央对党中央立下的“军令状”,团县(区)委书记作为打好这场仗的排头兵,要具有“敢战必胜”的信念,打出“背水一战”的气势。
要分清主次,系统梳理改革攻坚的任务表。要根据《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评审表》,对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更为全面、细致的梳理,对尚未完成或者完成情况不好的项目要有清晰的认识,要明确攻坚的方向。要直面问题,向上做好请示汇报,横向做好沟通交流,共同攻坚克难。
要总揽全局,总体提升改革的大局贡献度。要把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放在全年重点考核任务中总体推进,以“十个手指弹钢琴”的方式,实现基层团改、年度考核、主题教育三大任务体系相贯通、重点相交织、成效同展现,为大同市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会上,大同市各团县(区)委书记依次汇报了改革以来,特别是自3月中期评估以来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进展情况。随后,团大同市委书记高晶结合《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评审表》对各县(区)存在的问题和短板逐项进行了提问,帮助县(区)进一步明确攻坚方向和具体措施,并对下一步县域共青团改革工作市级复查进行了安排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