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0年12月25日

穿上父亲的中山装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如果遇到有人穿着带补丁的衣服或已磨烂的衣服,我们一定会觉得这种人不可思议,或觉得他们个性很张扬、很另类。
   但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以前,这是再寻常不过的社会生活现象了。那时,小孩子穿哥哥姐姐退下来的衣服,穿破旧的衣服、穿带补丁衣服就是生活常态。那些年,国家倡导的社会风尚是“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艰苦朴素,勤俭建国”,所以,人们普遍认为穿上带补丁的衣服不仅不奇怪、不难为情,反而觉得很光荣,是艰苦朴素优良品质的体现呢!
   父亲有一件十分珍爱但很老旧又打了不少补丁的“中山装”,是他解放之初从省公安厅调到一个军工企业任职时买的。父亲说,他年轻的时候特别喜欢穿中山装,还说刚刚参加革命的时候穿中山装这种款式的衣服,不仅是大多数男性的标配,而且是那个时代许多人追求的时尚。
   父亲每每谈起他的中山装总是难以掩饰的兴奋。他说:“穿上中山装就有一种革命者的气概和豪情,就会觉得人特别精神、特别帅气。一看就有一身正气,还自带几分威严。”
   父亲特别喜欢这件中山装。每当脱下它时,总要用衣架架起来,再用手拽一拽衣领、前襟和后背,然后把它小心地挂在衣柜里。
   父亲一般都要自己亲手去洗,小心揉搓,晾晒的时候,更要仔细地架好、拽平每一个地方。不难看出,父亲对这件中山装情有独钟、爱护有加,不仅包含着他对中山装的喜爱,还包含着父亲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与热爱,对革命者的景仰和深厚情感。
   父亲有1.73米高,他的肩膀比一般人宽一点儿,穿上中山装,笔挺笔挺的,显得特别英俊帅气,我特别喜欢父亲穿上中山装的那个神气十足的样子。
   父亲的发质比较硬,时间长了,就把衣领的边儿磨烂了。我这点也随了父亲,很多衣服好好的,只是领子边被磨烂。所以,母亲就带着我大姐,一边耐心地教她怎么织补,一边一针一针地把磨烂了的领口边织补起来。
   有时我趁母亲刚刚缝补完这件衣服还没架起来的时候偷偷穿一下,还跑出去让姐妹们看看我帅不帅气、像不像父亲那样威武。母亲看到我很喜欢这件中山装,就对我说:“儿子,等你再长点儿个子,就能穿你爸替下来的衣服了。”
   记得我刚上高中那年,有一天,母亲拿着刚刚为父亲织补好的这件中山装,对我说:“儿子,你不是很喜欢这件衣服吗?你爸说了,以后就送给你穿了。”我一听高兴极了,立刻换上它,让母亲看看合适不合适。母亲带着慈祥的微笑上下左右地打量着我,说:“哦,我儿子真是长成大人样了啊,都能穿上你爸爸的衣服了。”。
   这件中山装是浅灰色的,缀着深灰色的扣子,除了领口边织补过外,胳膊肘和两个袖口边也补着补丁,而且,胸前的一排扣子的边上都已经磨得起了毛,那个插笔的地方也似乎磨出了毛边。看着父亲喜爱的这件中山装,我心潮起伏难以平静,父亲真是够艰苦的。解放都这么多年了,他又是领着高工资的干部,还穿带补丁的衣服,这种艰苦朴素、永不忘本的精神和境界真是令人钦佩。
   穿上父亲的中山装,别提我有多么高兴了,心里头升腾起一种别样的感觉,好像我不是什么中学生,而是革命队伍中的一员。虽然它显得旧了点儿,但是,穿在身上的确有那种英姿飒爽、帅气十足的崭新面貌,特别是往校园一走,很是夺人眼球。其实,虽然我上中学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了,但是那个时候中学生穿中山装的还真是凤毛麟角。父亲这件正宗的中山装,是很漂亮的浅灰色,在阳光下、在校园里显得格外耀眼、惹人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