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8年01月10日
新时代 新气象 新作为

太钢工匠百项试验书写“中国制造”

  本报记者 梁丽琼
   不同角度,连续不停地书写800米,未出现断线现象,且线条流畅均匀……历时5年攻关,太钢笔尖钢问世。这标志着我国圆珠笔钢材纯粹依靠进口的局面就此改写。而这一伟大成就离不开太钢集团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王辉绵的一次次潜心研究,近百项试验攻关。
  填补国内空白
   成功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始于点滴积累,这条亘古不变的真理在王辉绵的成长经历中得到了有力的印证。
   1990年,王辉绵从北京科技大学毕业来到太钢线材厂,做了一名基层技术员。他并不满足于干着眼前简单的活儿虚度光阴的他,从此在工作岗位上开启了边实践、边学习、边钻研的成长之路。因为努力,王辉绵的进步比别人明显快很多,他渐渐地从行业“小白”蜕变为技术“大牛”。1998年,公司组建不锈钢棒线材产品研发团队,王辉绵凭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多年的实践经验脱颖而出,成为团队负责人,并很快开发出高性能不锈钢线材系列品种,打破了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
   2009年,港珠澳大桥这一世纪工程启动,但大桥用的螺纹钢筋的各项指标要求都十分严苛。王辉绵意识到,这是一个拓展不锈钢棒线材应用领域的难得机会。然而,建筑用不锈螺纹钢筋的制造难度极高,世界范围内,能生产的企业寥寥无几。与每次研发攻关一样,王辉绵带领团队成员又一次没日没夜往返于实验室和生产现场。一边试验、一边翻书、一边试着生产……就这样经过一年艰难的攻关,产品终于试制成功。2013年,在众多国际知名不锈钢企业同台竞标的情况下,太钢自主研发的双相不锈钢钢筋凭借过硬的质量成功中标港珠澳大桥工程,替代了传统钢材,实现了双相不锈钢钢筋首次在国内桥梁上的批量化应用,自此打破了国外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王辉绵也凭借自己的实力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与肯定。
  创新发展动力
   “创新是一个不断试错的过程,别指望一蹴而就,得有耐心,有韧劲。”干了近20年产品研发的王辉绵对于创新有着自己的认识。
   早在2011年3月,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 “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备技术研发与产业化”启动,太钢作为主力,展开技术攻关。王辉绵担任笔尖钢课题负责人,深感责任重大。
   一直以来,笔头产品的生产工艺是国外企业的核心机密,太钢必须自主开发一套前所未有的炼钢工艺。没有任何参考,能不断地积累数据、调整参数、设计工艺方法。
   “一切资料都没有,我们用几十公斤的炼炉开始实验,成千次地摸索。”王辉绵说。几年来,他们这些攻关项目的人员一直都在苦心琢磨解决方法,甚至在休息、吃饭的时候也忍不住要去琢磨。而终于,从司空见惯的家常 “和面”中找到了突破灵感:面要想和得软硬适中,就要加入新“料”,相对应的钢水里就要加入工业 “添加剂”。炼特种钢是个精细活儿,从原料到笔尖钢丝,需要50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质量控制。
   经过5轮近百项的试验,终于取得成功。在电子显微镜下,太钢集团看到了“添加剂”分布均匀的笔尖钢。2016年9月,大规模炼钢十多次后,第一批切削性好的钢材终于出炉了。这批直径2.3毫米的不锈钢钢丝,可以骄傲地写上“中国制造”的标志。
   “我个人没有什么过人之处,笔尖钢的研发成功源于公司搭建的创新平台和团队伙伴的共同付出。”王辉绵说。接下来,他将继续发挥工匠精神,潜心打造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