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17年07月25日

让食品安全监管“跑”在风险前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关系全国13亿多人“舌尖上的安全”,关系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6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抽检了25.7万批次食品样品,总体抽检合格率为96.8%。但“舌尖谣言”“小餐饮”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仍是老百姓“舌尖上的隐患”。要从热点问题入手,让监管“跑”在风险前面,让成果对接百姓期待,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2014至2016年三年抽检结果显示,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样品抽检合格率稳中有升。其中,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6年在全国范围内组织抽检了25.7万批次食品样品,总体抽检合格率为96.8%。与2015年持平,比2014年提高2.1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品种和指标,如乳制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的三聚氰胺、小麦粉中的黄曲霉毒素B1、蛋制品中的苏丹红等,三年抽检样品均全部合格;花生油中的黄曲霉毒素B1、水果干制品中的菌落总数、餐饮自制发酵面制品中的甜蜜素等抽检合格率逐年提高。
   抽检合格率的提高,得益于监管网络的全面覆盖。目前食药监总局已建立覆盖国家、省、市、县四级监督抽检体系,同时加大信息公开力度、加强风险预警防控,一系列新举措正不断织密舌尖上的安全网。
   2017年,食药监总局已实现食品、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抽检信息的每周公开。目前,食药监总局对监管信息执行 “五公开”,即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
   为提高监管专业性,让食品安全不再遭受标准缺失之痛,我国历时7年建立起现行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完成了对5000项食品标准的清理整合,共审查修改1293项标准,发布1224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政府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试点工作已于2014年正式启动。目前国家食品安全示范试点城市已有67个。与创建前相比,群众对创建工作的支持率达95%,食品安全满意度提升约10个百分点。
  打造舌尖上的“智慧食安”
   在成都国际金融中心负一层的大食代美食广场,一家小餐饮店“辣味友麻辣烫”门前已经排起了长龙,店员李梅正忙得不亦乐乎。几平方米的店面里,餐饮服务许可证、营业执照悬挂在明显位置,各色菜品整齐排列,服务员统一着装,佩戴帽子和口罩。
   “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如果单独申请我们达不到办理餐饮许可证标准,顾客也少,还怕被查。”李梅告诉记者,现在有统一的加工间、洗菜间、消毒间和就餐场所,实现了 “明厨亮灶”,来这里消费的顾客越来越多、生意越来越好。
   这一小餐饮门店里的变化得益于成都锦江区市场和质量监管局探索建立的“小餐饮”档口式监管机制。
   记者了解到,为实现 “小餐饮”从脏、乱、差到生产规范转变,成都市锦江区市场监管局创新机制,提出了“档口式小餐饮”的监管思路,美食广场里所有的“小餐饮”店共用加工间、消毒间、就餐场所等,每个“小餐饮”档口只负责制作和售卖,把以前游离于监管之外的“小餐饮”纳入监管,探索出监管和规范发展相结合的新机制。
   吃得健康、吃得放心,对老百姓来说是“天大的事”。面对食品安全问题,创新监管思路、扎牢监管篱笆是民之所望、施政所向。
   今年4月12日,一块“湖南省人民检察院驻省食药监局检察联络室”的牌子挂在了湖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门口,这是全国首家省级驻食药监部门检察联络室。
   湖南省食药监局局长刘湘凌介绍说,湖南检察与食药监部门将依托这一平台建立健全联席会议制度以及联合调查、联合督办和信息共享机制。据了解,驻湖南省食药监局检察联络员采取每周1+X工作时间,致力于实现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无缝对接。
   驻湖南省食药监局检察联络室成立以来,已会商案件200余件,指导案件65件,联合督办案件15件。据湖南省食药监局介绍,成立检察院驻食药监管部门联络室,有利于促进移送案件刑事追责,加大强制执行力度。
  多措并举提高“食商”
   “粉丝可燃烧含荧光剂”“肉松面包是棉花做的”……打开手机,一些食品谣言“刷屏”朋友圈,引发很多人“舌尖上的焦虑”。食药监总局新闻宣传司司长颜江瑛就此指出,打击食品安全谣言,要让科学知识跑在谣言前面,同时也要加大对食品谣言制造者、传播者的惩处力度。
   在今年的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中,各地食药监管部门举行了一系列科普宣传活动,帮助公众变身“食安达人”。
   武汉市食药监局在活动场馆里竖起一个身穿制服的卡通形象,引起来往观众注目。据了解,这是武汉在2012年推出的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科普宣传代言人“康康姐”,目前已在武汉建立起监管部门、研究机构、院校、企业、媒体、公众等社会各方共同参与的科普宣传模式和机制。“辣条是不是垃圾食品?”“豆制品会增加乳腺癌风险?”这些问题“康康姐”都会通过多种渠道给出答案。
   以科普促共治,是甘肃食安治理的一大亮点。甘肃省食品药品稽查局主任科员牛清煜介绍,甘肃省实施城乡居民饮食用药安全科学素质工程,建立多渠道、专业化、立体化的科普体系,着力打通食药科普“最后一公里”。甘肃省在城乡建立430个食药科普宣传站,1343个乡镇(街道)食药监管所,将科普宣传列入日常重点工作。此外,甘肃省市两级食药检测机构建立科普展览馆(室),建成食药科普基地20余个。
   对于“舌尖谣言”,食药监总局已基本做到在24小时内对谣言进行批驳打击。据颜江瑛介绍,食药监总局加大舆情监测力度,发现食品谣言及时辟谣。她表示,通过舆情监测和后续分析研判,食药监总局已及时发现并处置了“塑料紫菜”“可燃粉丝”等食品安全谣言。 据新华社
  西安有了3714户“明厨亮灶”
   “我经常在外面吃饭,发现咱西安的‘透明厨房’越来越多了。”7月21日中午,在西安市雁塔区兴善寺西街一家小餐饮店,食客冉超浩对记者说,顾客能清清楚楚地看见厨师的操作过程,吃起来当然更放心了。
   作为民生提升重点工作之一,今年西安市将完成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建设5000户,截至6月底已完成“明厨亮灶”建设3714户,完成任务的74%。
   “实施‘明厨亮灶’工程后,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得到进一步落实。我们在工作中发现,商家的食品安全意识有了明显提升。”小寨路食品药监所副所长余佳说,“明厨亮灶”让有的餐饮店后厨脏、乱、差问题得到改善,有利于餐饮安全监管从“被动”到“主动”转变,也保障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明厨亮灶”让市民吃得更加放心,而食品药品监管水平的提升同样让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更加有保障。
   7月21日,记者来到位于长安区郭杜街道的西安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项目建设现场。记者看到,当前该项目已完成室内砌体工作,即将进入室内外装修和设备安装环节。预计2018年上半年将投用。
   据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将形成一个集食品、药品、保健食品、化妆品、医疗器械检验检测和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专业机构,彻底改变西安市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现状,迈入全国同行业领先行列,为提高全市食品药品监管水平、实现科学监管、确保全市人民饮食用药安全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近日,西安被国务院食安办授予首批“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荣誉称号。完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是做好食品安全的基本保障。为此,西安市在166个基层食品药品监管所、12个大型农产品(水产品)批发市场、135个农产品销售市场和53家大型超市建立了食品快速检验室。基本达到了快检筛查不出镇(街),基本检测不出区(县),特殊检测不出市。
   西安市还不断健全食用农产品市场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管信用档案,加强检测人员技术培训,加大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密度,切实保障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
   截至6月30日,全市85个食用农产品市场建立了食用农产品市场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管信用档案,完成全市135个总数的62.96%。4月份,组织了全市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及快速检测业务培训,培训监管及检测人员174人。2017年,西安市食品药监局下达快检任务量为120000批次,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检测64193批次,合格63798批次,合格率99.38%,完成任务量的53.4%。
  据《西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