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青春伴“青春” 守护学生成长
本报记者 李茹霞
“张老师,特别感谢您这几年的指引。”“雅鑫老师,我们团队入围省赛了,谢谢您的支持!”……在晋城职业技术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系,团总支书记张雅鑫总会收到这样的信息。自2020年投身团务工作以来,她以铸魂育人为根本,以服务青年为宗旨,在思想引领、平台搭建、组织建设等工作中深耕不辍,用真诚与实干成为大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与守护者。
张雅鑫全身心的投入也结出了丰硕果实:获评“优秀辅导员”等多项荣誉,带领机电系团总支荣获“先进团总支”、山西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用实干实绩诠释着新时代高校团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
铸魂育人 让思想引领“活”起来
面对思维活跃、个性鲜明的“00后”大学生,如何让思想政治教育跳出“照本宣科”的窠臼,真正实现入耳入脑入心?张雅鑫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探索出一套“理论+体验”的思想引领新模式。
在“青年大学习”中,张雅鑫不再满足于简单完成学习任务,而是结合机电专业特点丰富学习形式;在主题团日活动中,带领学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通过沉浸式体验、情景式宣讲,让红色基因在实践中传承;在理论宣讲与座谈研讨中,打破“一人讲、众人听”的传统模式,推行“分组研讨+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结合专业学习谈理想、结合社会热点谈担当。
如今,机电系的思想引领活动形成了常态化机制。在张雅鑫的动员下,一批又一批学生奔赴祖国西部、基层一线,用专业技能助力当地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搭建平台 为成长成才添助力
“服务青年是共青团的生命线,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我、实现价值的舞台。”这是张雅鑫坚守的工作理念。她深知,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必须加强实践能力与专业技能的培养,为此,她全力为学生搭建“赛事+实践”的成长平台。
在“挑战杯”“互联网+”等赛事筹备期间,张雅鑫始终全身心投入,白天与学生深入探讨项目细节,梳理技术逻辑与市场思路;晚上则加班加点为学生完善参赛作品,从方案框架到内容表述都会反复打磨,力求精益求精。在她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不仅学会了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创新相结合,更在团队协作、问题解决等方面得到了充分锻炼,为未来的职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除了赛事平台,张雅鑫还着力推动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常态化。她依托“三下乡”“大学生返家乡”等项目,组织学生深入乡村、社区、企业开展社会实践,通过科技助农、政策宣讲、公益环保等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基层实践中增长才干。
深耕实干 强组织守初心结硕果
作为团总支书记,张雅鑫始终兼顾“强组织”与“暖青年”,以扎实的行动扛起团务工作的责任与担当。她将组织建设与学生需求紧密结合,既夯实工作根基,又传递组织温度。在基层组织建设中,她把“强基固本”作为核心任务:要求各班团支部严格落实“三会两制一课”制度,推行团支部“星级”动态评定,常态化开展“先进团支部”遴选,以制度建设激活基层团组织内生动力;高度重视团干部队伍的培养,通过“青马工程”培训、专题研讨等方式,打造政治坚定、能力过硬的团干部骨干;严格落实学联学生会改革要求,规范学生代表大会召开流程,优化组织体系,借助“智慧团建”系统实现团情统计、组织关系转接等工作的信息化、精准化管理,让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动员力持续提升。
在服务学生中,张雅鑫始终践行“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初心。课后,她经常走进食堂、宿舍、操场,与学生促膝长谈,耐心倾听他们的学习烦恼、生活困惑与发展诉求。对于学生反映的困难,她事事放在心上:曾为患病学生发起募捐,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争取勤工助学岗位和助学金,为就业受阻的学生反复推荐岗位、指导面试技巧。“张老师不仅是团总支书记,更像我们的‘贴心人’,有她在就特别踏实。”学生们这样评价她。
在学院党委领导、团委指导及同事支持下,张雅鑫推动机电系团的工作焕发蓬勃生机:机电系团总支荣获“先进团总支”、山西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她也获评“优秀辅导员”等多项荣誉。
从组织建设的践行者到学生成长的守护者,张雅鑫用坚定的政治立场、务实的工作作风,诠释了新时代高校团务工作者的初心与使命。她常说:“能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是我最骄傲的事。”这份坚守与担当,正是新时代高校团务工作者最生动的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