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9月10日
晋城市健健幼儿园教师李俊梅

细微守护 用爱编织成长摇篮


  本报记者 李茹霞
  
  每日清晨7时50分,晋城市健健幼儿园教师李俊梅便带着笑容,准时出现在大三班教室门口。日复一日,她穿行在开窗通风的晨光里、稚嫩的童声中、掖被角的动作间……这些在他人眼中琐碎的幼儿园日常,她总能发现其中隐藏着的微小光芒——一颗被小手攥得温热发皱的糖果、一句奶声奶气的感恩和承诺。这些散落在时光缝隙里的微光,被她拾起,汇聚成心底的力量,照亮了她与孩子们共同编织的成长摇篮。
  
  日复一日的温柔刻度
  
  幼儿园的一天,在无数个微小却重要的刻度中展开。
  李俊梅一天的工作始于开窗通风与环境消毒。随后的晨检,她轻抚孩子们的小脑袋,送上专属的问候;户外晨间活动中,她的目光追随着每一个小身影,并适时送上鼓励和提醒;区域活动时,她又穿梭在积木区、绘本区之间,欣赏孩子们搭出的“会飞的房子”,倾听他们争论着“小熊该住哪间”,适时蹲下身,融入他们的世界。
  接下来的午睡、起床到离园,李俊梅都尽心守护、用心陪伴,细节中尽显爱与责任。
  当教室恢复安静后,她便开始准备第二天的教具。每一个流程,都被她赋予了关注与回应的温度,缝纫出温暖的日常。
  
  温暖关注开启幼儿心扉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 “小宇宙”,李俊梅深知需要不同的“钥匙”去开启。面对精力充沛的孩子,她会赋予对方“责任”,帮助老师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对于内向的孩子,她则付出耐心。
  一次区域活动,李俊梅发现内向的柔柔独自蹲在美工区,全神贯注地贴着贴纸。她轻轻蹲在孩子身边,没有催促,目光里满是欣赏,对孩子的表现不时给予称赞。柔柔虽然小脸泛红,却悄悄地在靠近老师。
  转机发生在一个午睡后。李俊梅发现柔柔醒来时头发蓬乱,便从抽屉里拿出一枚草莓发卡别在孩子的发梢上,并说道:“柔柔今天睡得好香,老师把这个发卡送给你。”这时,柔柔突然对她说:“谢谢老师。”这是孩子第一次主动和她说话。
  这份温暖的关注,让柔柔的心扉仿佛被推开一道缝。集体讨论时,她开始怯生生地举起小手;做早操时,她愿意站到前面领操。有时,她会悄悄走到李俊梅身边,用笃定的声音说:“李老师,我喜欢你。”
  这扇心门的开启,没有宏大的宣告,只有日复一日的注视和一枚充满爱意的草莓发卡。
  
  倾听心声架起信任桥梁
  
  李俊梅的核心信念是,“蹲下身倾听孩子的心声,走进孩子的世界”。她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积极主动的学习者,“理解”是抵达心灵花园的路径。
  这份理解,始于“看见”而非急于“教导”。当两个孩子争抢玩具时,她会蹲下身,视线与他们齐平,温和询问原因;看到孩子乐此不疲地将搭好的积木推倒重来,她会解读背后的意义。她深知,只有读懂行为背后的意图,引导才能被接纳。
  这份理解,在生活细节里扎根。孩子学着自己穿衣服,动作笨拙,她不会伸手代劳,而是温和引导;面对内向的孩子,她不会催促,而是用信任的目光注视着对方,安静地陪伴。在她心中,幼教工作的价值,不是以培养出多么“优秀”的孩子来衡量,而是在孩子出错、落后、胆怯时,给予包容与支持。“没关系,我们再试一次,老师会陪着你。”这份允许孩子“慢慢来”的耐心,是托举生长的基石。
  她从不扮演 “高高在上的权威者”。孩子们那些充满童趣的“碎碎念”,或是感到委屈时扑进她怀里的依赖,都是她心中珍贵的信任勋章,同时也架起了一座信任的桥梁。
  夕阳的余晖镀在滑梯上,送走最后一个孩子,李俊梅回到安静的教室,整理散落的画笔和绘本。对她而言,这份职业不曾惊天动地,只有俯身倾听的温柔、耐心等待的守候、在琐碎日常里俯拾的光芒。那些温热的糖果、那枚草莓发卡、那些从躲闪到挺直的腰板……这一点一滴的微光,在时光里流淌汇聚,化作一片星河。而她最恒久的心愿,不过是牵着孩子们的小手,陪着他们快乐地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