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引擎凝“青”聚力守好山西电网安全
本报记者 王文丽 通讯员 赵亚男 张宁
太行叠翠,黄河涌浪。在三晋大地上,从电力保供主战场,到为民服务第一线,从工程项目最前沿,到科技创新新领域,处处跃动着国家电网山西电力太行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与青年突击队的身影。
去年以来,国网山西电力深入开展共产党员服务队与青年突击队“两队”传承共建创新实践,聚焦思想引领、本领传承、作风锤炼与精神赓续,全面推动“两队”建设提质增效。目前,全公司共组建164支共产党员服务队、283支青年突击队,他们已成为保障山西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用心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与民生需求的青春力量和红色引擎。
传承过硬本领 锻造电网铁军
国网山西电力在全省推行“红青接力”培养机制。据悉,该公司聚焦“传承过硬专业本领”核心任务,着力构建覆盖全省、贯穿全业务链条的“红青接力”体系,明确要求各单位在电力保供、重大工程建设、科技创新攻坚等前沿阵地,广泛推行“党员+青年”师徒结对模式,让精湛技艺薪火相传,为锻造新时代电网铁军注入不竭动力。
7月2日0时30分,阳泉市城区畅颐新城小区外,国网阳泉平坦供电公司 “两队”成员王兴绍与卢星洲已奋战多时,他们的任务是紧急更换10千伏717外环Ⅰ回畅颐新城支线1号环网柜。此刻,“党员+青年”的师徒组合发挥着关键作用:党员王兴绍既是操作主力,更是现场教练,手把手指导青年队员卢星洲精准作业。“从0时精准停电到凌晨4时一次送电成功,在师父的指导下,不到4小时就完成了任务。”卢星洲的话语中充满对“传帮带”的感激。
制度化运行,让传承有章可循。国网运城供电公司将“红青接力”深度制度化,通过“红青见面会”精准结对,签订《红青结对协议》,明确 “三个一”硬指标——每月一次现场带教、每季一项联合攻关、每年一项核心技能认证;建立《红青结对档案》全程跟踪成长轨迹,并设立 “青出于蓝”联动表彰,激发传承活力。
实战中的锤炼,也让“两队”队员本领加速跃升。面对分布式光伏并网潮,国网朔州供电公司6支“两队”迅速集结,老党员将经验倾囊相授、青年骨干创新破题,运用“视频教学+线上答疑”攻克300余条操作难题,依托RPA智能审批,用户数据审核效率与准确率分别提升50%和80%。仅半个月时间,就高效完成9922户光伏用户数据治理,全省率先100%达标。
国网吕梁供电公司在220千伏胜溪变电站双套国产自主可控母线保护更换任务中,创新构建“党员+安全员+技术员”三维责任体系。青年骨干刘建精准编制“三措一案”,青年党员于凯协调技术细节,安全员高智严控风险,最终提前高质量完成任务,实现10天作业“零违章、零差错”,成功迈出二次设备国产化坚实一步。
“‘岗位练兵’是‘红青接力’的重要熔炉。”国网山西电力党建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鼓励‘两队’在专业技能练兵、竞赛比武中强化老中青搭配,促进经验技能交流;在服务中心工作中协同破解难题;在创新活动中优势互补、联合研发,实现共同成长、成果共享。”
传承优良作风 冲锋急难险重
在关乎全局的转型前沿、在守护光明的生死战场、在不容有失的重大时刻,“两队”队员传承优良作风,一次次挺身而出,冲锋一线出色完成任务。
面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任,国网山西电力党委号召“两队”挺进转型前沿,在关键领域攻坚克难,勇当能源革命尖兵。晋调在线党员服务队带领青年突击队迎难而上,让山西成为全国首个实现电力现货市场正式运行的省份。目前,电力现货市场已连续平稳运行超4年,累计交易电量突破1万亿千瓦时,有效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新能源消纳。
7月24日以来,山西大同、朔州、忻州、吕梁等地部分区域遭遇大到暴雨,局部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影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国网山西电力迅速组织抢修,共出动抢修人员405人、车辆83台、中低压发电车7台。截至7月29日11时,受损线路已全部恢复供电。
2025年年初寒潮侵袭,国网朔州供电公司、国网晋城供电公司的“两队”再次出击,运用“人工+无人机+智能监拍”立体作战体系,高效应对极端考验,筑牢电网安全防线。据悉,年均开展应急抢险数百次,“两队”已成为守护万家灯火最可信赖的脊梁。
今年五一期间,国网山西电力组织开展了“服务群众出行 争当保供先锋”专项行动,127支“两队”队伍,共1512名队员积极投身全省328座充电站涉及的264条供电线路、53座繁忙高速公路服务区及5座热点景区充电站的运维保障工作,为节日保供注入红色力量。
从北京冬奥冰雪之约,到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年均完成重大活动保电任务上百次。无论是高温酷暑下的执着坚守,还是防汛抗旱一线的无畏逆行,“红马甲”与青年突击队的旗帜始终在最需要的地方高高飘扬着。
传承太行黎明 情暖万家灯火
在服务民生、赋能乡村、优化营商等工作中,国网山西电力党委积极开展“两队”传承,让品牌之光温暖三晋大地。
这份温暖,最动人的诠释莫过于“18号约定”的18载坚守。自2007年首任队长侯俊国立下承诺,晋城陵川党员服务队风雨无阻,每月18日雷打不动上门服务山区孤寡老人。累计消除隐患6200余项,爱心助学超50万元,“18号”早已化作刻在百姓心头的温暖印记。
2025年,面对“不通公路”的困境,陵川服务队队员桑潞潞和队友们用“人工转运+索道托移”的方式,将100千伏安变压器送上海拔900多米的悬崖,只为守护村民的冬日暖阳。
在长子县,“银龄守护”网格化服务为独居老人加装智慧用电守护器。大雪后,队长岳浩专程为陈大爷家清扫院子里的积雪,老人笑着为“红马甲”竖起了大拇指!
在太原,面对山西华钠铜能科技公司的用电增容难题,国网太原供电公司“两队”骨干迅速组建临时小组,创新方案打通供电“中梗阻”,助力新能源产业加速发展。2024年以来,通过常态化“走一遍、见一面、问一问、跟一跟”客户走访,“两队”累计走访企业184家,解决用电问题178项,消除隐患119项,助企降本1.7亿元。
在临汾小西天、大同恒山悬空寺、晋中平遥古城、忻州老牛湾景区等文旅地标,“两队”队员提前精细排查、驻点守护,为特色产业发展和游客体验保驾护航。
今后,国网山西电力将持续深化“红青接力”培养机制,优化“两队”快速响应与协同作战流程,推动“太行黎明”品牌深度融入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和乡村振兴战略,让“两队”在实践中锤炼、在传承中创新,为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红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