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项案例多维度展现文化传承发展新模式
本报记者 王丽娟
8月22日,山西省文化传承发展典型案例发布仪式在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现场,发布了全省文化传承发展15项典型案例及5项入围案例。
今年5月,省委宣传部全面启动全省文化传承发展典型案例推选申报工作,共申报有效案例301项,涵盖了文物保护、考古发掘、非遗保护、城乡建设领域文化传承、工农业文化遗产、科技教育、人才培养、对外传播、交流合作等方面,覆盖广泛、亮点突出。7月,省委宣传部组织我省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对全部工作案例进行深入评审。这些案例聚焦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才队伍建设、重点节庆文化活动等重要举措,对接国家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文化传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战略,充分展现了全省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的新路径、新模式、新亮点。
15项典型案例分别是,考古学(文物全科)人才培养 让基层文保后继有人;探索利用政府一般债券创新低级别文物保护利用路径;“变局——春秋时期的晋与秦”展览;世界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云冈范式”;坚持以评促保,山西积极构建涵盖全域全要素的历史文化保护评估体系;陶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创建工作;“智汇非遗,赋能山西”——非遗研究院高水平研究与保护平台的创新实践;三晋文化对外推广传播系列视频:《首席体验官》《我是传承人》《屋檐上的文脉》;中医药文化传承与教育融合创新实践;《山西抗日根据地红色文化经典文献大系》大型历史文献与研究丛书编纂工作;全省重点地方文化节庆活动:大同云冈文化旅游系列活动、朔州右玉西口风情文化旅游系列活动、长治武乡八路军文化旅游节、晋城太行山文化旅游节、临汾尧文化旅游系列活动、运城关公文化旅游节;持续推进博物馆之城建设 彰显“锦绣太原”历史文化特色;以文化嵌入为抓手,有形有感有效开展“铸牢”教育——大同市依托云冈文化积极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创新实践;中华老字号太原乾和祥茶庄文化遗产保护创新实践;协同育人模式下的晋剧艺术传承创新实践——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青年人才培养工程。
5项入围案例分别为,山西方志文化系统性传承实践;《语海》与中华优秀语言文化的传承;山西省特色博物馆建设:山西文学博物馆、山西金融历史文化博物馆、古建筑校园博物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引领,实现文旅融合发展——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平遥推光漆器髹饰技艺为特色,打造平遥旅游特色研学品牌;“留住记忆 留住乡愁”山西省“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中国传统村落”系列纪录片创作。
现场,临汾翼城花鼓、中华老字号太原乾和祥茶庄茉莉花茶斗形包装技艺、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晋剧传统技艺传承创新实践成果分别进行了展演。
发布会后,将通过汇集出版案例图书、海内外专题推介、全媒体宣传等方式,开展为期1个月的案例集中宣传推介,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全省文化传承发展工作的创新实践和显著成效,为全省文化传承工作提供可借鉴经验,持续推动山西文化传承发展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