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8月18日

环保宣讲走进社区 解锁低碳生活“密码”


  本报记者 郭丽菲
  
  8月14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绿色低碳、简约适度”主题宣讲活动在太原市滨体社区火热展开。会议室化身互动课堂,居民热情高涨,共同探寻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密码”。
  宣讲员创新采用“互动宣讲+实践倡导”的模式,巧妙融合环保重大节日内涵、环保设施公众开放政策及新版《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等核心内容,通过鲜活案例拆解、图片视频演示、情景问答互动、环保手册解读等形式,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居民“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绿色生活指南。居民们围绕“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环保节日有哪些?”“您参观过哪些企业的环保设施?”“日常生活如何践行低碳?”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宣讲员系统梳理了贯穿全年的环保纪念日,如唤起节水意识的世界水日(3月22日)、关注地球健康的世界地球日(4月22日)、倡导全民行动的六五环境日(6月5日)以及聚焦臭氧层保护的国际臭氧层保护日(9月16日)等,强调这些节点是提升公众生态意识的重要契机。
  活动重点解读了我国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的政策演进历程:从2017年启动的“老四类”(环境监测、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危废处置)设施开放,到2024年底拓展的“新四类”(石化、电力、钢铁、建材)行业开放,目前太原市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单位已有8家,覆盖众多领域,形成“老四类+新四类”开放格局。这一举措被形象地称为“拆掉围墙,打开心墙”,通过让公众亲眼见证污染物处理流程、监测数据,有效化解“邻避”疑虑,构建企业与社区的信任纽带。多位居民分享了参观本地污水处理厂、垃圾焚烧发电厂的体验,感叹科技赋能环保的力量。
  结合新版 《公民生态环境行为规范十条》,宣讲员还详解了日常生活减碳路径,倡导居民绿色出行、节约资源、理性消费、健康饮食、参与监督等。“这次活动就像一颗种子,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种进了我们心里!”一位居民感慨道。现场许多参与者表示,将从节约一度电、一滴水、做好一次分类做起,把知识转化为行动,为美丽太原贡献力量。
  据悉,太原市生态环境局将持续推进环保宣教“十进”,以更多元的形式将这股“绿色风”吹遍全城,激发公众参与热情,携手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低碳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