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8月11日

触摸医疗温度 践行医学使命


  本报记者 刘琴 见习记者 路诗洁 实习生 王凯茹
  
  近日,长治医学院“煦语聆风,医潞护航”爱心医疗队的10名队员,走进长治市潞州区第二人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在精神门诊、体检科、心理咨询中心等6个科室开展了“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此外,队员们还围绕情绪、睡眠、人际关系等方面提前设计了心理健康问卷,通过“近两周是否持续失落”“是否刻意回避社交”等问题勾勒居民心理图谱,在发放问卷、科普宣传中收获成长,更在直面百态人生中触摸到医疗温度与使命重量。
  
  观摩问诊
  
  实践首站,队员们深入精神门诊、精神二科及精神五科,整理病历、辅助登记、协助医生对接患者,跟着医生俯身询问患者睡眠情况、观察其情绪状态。
  在精神门诊,队员们全程观摩问诊,体会带教医生“既要精准判断,更要耐心倾听”的叮嘱;在物理治疗室,护士长详解经颅磁刺激仪、生物反馈治疗仪的原理与操作,从适用疾病到临床注意事项逐一说明。
  当体验睡眠诊疗仪,看着屏幕上跳动的实时数据时,队员们感慨:“原来机器也能传递温度,医生调整参数时的专注,比仪器本身更具治愈力。”
  转战体检科,队员们协助医护人员为外卖骑手、教师等从业人员做体检,严谨记录各项数据。导诊台前,他们热情指引、耐心解答;诊室里,跟着医生练习叩诊、听诊技巧,通过触诊判断潜在传染病迹象,凭借听诊器辨别心脏异常杂音,指尖传来的震动、胸腔的呼吸音,让课本上抽象的“望闻问切”变得立体可感。
  
  问卷调研
  
  心理咨询中心的氛围与门诊、体检科不同,这里更显安静,却承载着更多情绪重量。队员们旁听医生与青少年的对话,那些因学业压力紧锁的眉头、欲言又止的沉默,令人心生触动。
  物理治疗室内,一名青年因学业压力大而失眠,被家人劝来治疗,母亲一句“你为什么不配合”的指责让他情绪爆发、夺门而出。“父母的一句话,可能会一点点侵蚀孩子的内心。”队员们感慨,“一个好的家庭,应是充满理解与包容的心理家园,这样孩子才能健康成长。”
  在门诊候诊区、走廊,队员们向患者及家属发放了精心设计的心理健康问卷。面对老年受访者,用通俗语言逐条解释;遇到年轻患者,便围绕情绪调节共情交流。问卷分析形成的调研报告清晰呈现:青少年、中年人、老年人3个群体的困境,折射出教育内卷、职场压力与老龄化的社会议题。队员赵健同说:“作为医学生,不应只盯着课本上的病例名词,更要懂得:有时候多问一句‘你还好吗’,比精确的诊断更有力量。”
  这场“三下乡”之旅,是长治医学院学子的成长试炼。他们在临床中触摸病痛,在共情中领悟医疗温度,在调研中洞察健康需求。他们收获的不仅是诊疗技能的提升,更是“济世报国”的使命觉醒。队员们纷纷表示,将带着实践中的感悟,以倾听传递温暖,以专业守护健康,让医疗始终饱含温度,让青春在健康护航的征程中绽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