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8月07日

太行山音乐节上“救援蓝”真飒


  本报记者 刘琴 文/图
  
  8月1日至3日,2025太行山音乐节在长治欢乐太行谷燃情开唱,34组实力音乐人轮番献艺,吸引超12万名乐迷共赴这场夏日狂欢。在声浪与欢腾背后,一支由100名志愿者 (含10余名医务工作者)组成的长治蓝天救援队,用专业与坚守筑起 “安全屏障”,3天完成各类救助1456起,“救援蓝”成为音乐节最动人的“守护色”。
  
  高温下的“生命补给站”
  
  17.8万平方米的天然草坪上,乐迷们的热情与高温交织。为应对高温天气和中暑,救援队提前备足防暑“弹药”。大家分布在舞台周边、休息区、通道拐角等关键点位,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降温贴等物资,随时准备为身体不适的乐迷提供帮助。
  救援队党支部书记欧阳卫回忆道:“当时有名女孩突然晕倒,我们冲过去时她已是脸色发白、浑身是汗。我们立即将对方抬至阴凉处,解开衣领、粘贴降温贴、喂服藿香正气水。十分钟后,对方逐渐恢复了意识。”
  除了救助中暑乐迷,队员们还处理了擦伤、扭伤、低血糖等突发状况200余起,累计发放藿香正气水14300支、降温贴2000贴等。“救援蓝”快速响应,从“防”到“救”形成闭环,为乐迷“降温解暑”“疗伤止痛”,让乐迷在清凉与安心中共度盛宴。
  
  细节里的“安全管家”
  
  音乐节现场人流密集,突发状况层出不穷,蓝天救援队不仅是“急救员”,更是“安全员”“服务员”。3天内,队员们协助转移重症群众15人。其间,队员们仅用8分钟就将突发哮喘的乐迷送上救护车,为救治争取了“黄金时间”。
  在维护现场秩序方面,队员们化身“秩序员”,排查并处置不规范旗帜56面,避免尖锐旗杆误伤群众;针对儿童走失情况,他们联动现场广播,协助16名儿童找到家长。“有个5岁的小男孩哭着说找不到妈妈,我们赶紧联系各点位队员广播寻人,20分钟后找到了孩子的家人,那一刻觉得再累都值得。”队员王倩说。
  此外,队员们还承担起“便民服务站”的角色。帮助130名游客在散场高峰安全撤离,为露营乐迷搭建帐篷13顶,解答各类咨询5000余次。从指引路线到解决突发难题,他们的身影穿梭在人群中,成为乐迷最信赖的“身边人”。
  
  坚守中的“责任担当”
  
  乐迷的狂欢从日落到午夜,队员们的坚守则从清晨到凌晨。每天天不亮,他们就提前到场,划分责任区域、检查医疗设备;演出期间,顶着35℃以上的高温巡逻,汗水浸透制服又被晒干,留下层层汗渍;散场后,他们还要整理物资、统计数据、复盘当日工作,常常忙到凌晨才能休息。
  最让人动容的是物品寻回工作。3天内,队员们共帮乐迷找回身份证60张、手机17部、相机及云台7个、背包12个等。“一部手机、一张身份证,对乐迷来说可能关系到后续行程,我们必须仔细排查每个角落。”队员赵鑫说,他们在失物招领点设置登记本,通过广播、社交媒体等多渠道寻找失主,最终90%以上的物品物归原主。
  100人坚守、1456次救助、5000余次服务,长治蓝天救援队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正如一名乐迷在社交媒体上留言:“在长治,不仅有动听的音乐,更有暖心的守护。这份安全感,是最好的‘伴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