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7月30日

公路养护国企单位以党建促工作、以工作促党建的思考

●山西交通养护集团有限公司云州分公司 张静静


  摘要:公路养护国企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力量,肩负着保障交通畅通、服务社会民生的重要职责。如何实现“以党建促工作、以工作促党建”的良性循环,是提升企业治理效能、增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公路养护国企的实际,探讨党建工作与业务融合的实践路径,为公路养护国企的党建工作与业务融合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国有企业;公路养护;党建工作;业务融合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国有企业是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党建工作是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随着我国“交通强国”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高速公路养护事业也面临着越来越高的技术规范与管理需求。如何在党建工作指导下,实现企业党建工作在经营效果上的有效检验,是当前我国公路养护事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目前,一些高速公路养护单位还存在着党建工作和经营 “两张皮”问题,企业党建工作流于形式,缺少对企业业务发展的政治导向[1]。因此,探索“以党建促工作、以工作促党建”的实践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党建工作与业务融合的理论基础
  (一)党建引领企业发展的政治优势
  近几年,随着我国“交通强国”战略的实施,对道路维修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加强党建工作的前提下,公路养护国有企业能够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与养护工作相结合,促进养护技术的提升和管理模式的优化,保证企业的发展战略与国家交通发展规划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加强党组织建设,亦可提高企业战斗力。高速公路的维修工作涉及面广、任务重,尤其是应对极端天气和抢险救援等突发事件,更要求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通过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建立“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可以在危急关头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增强队伍的执行力和战斗力。此外,也可以促进企业主动参与到乡村振兴、扶危助困等社会责任工程中去,树立一个好的企业形象。
  (二)业务发展检验党建工作成效的实践逻辑
  党建工作不能只限于理论上的学习,而要和工作实践密切联系起来,用工作实绩来检验党建工作的效果。国有公路养护企业单位的党建工作开展得好不好,关键要看在具体的目标上,如养护质量、安全生产和服务效率等。要使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更好地发挥出来,必须通过“党建促业务,业务强党建”的良性循环。一方面,党建工作的成效应体现在养护质量提升上。公路养护的核心任务是保障道路安全畅通,延长公路使用寿命。通过党建工作与业务融合,可以推动技术创新和管理优化,如引入智能化养护设备、建立科学的路况评估体系等。另一方面,安全生产是检验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公路养护工作环境十分复杂,涉及到高空、机械和交通等多种危险因素。以党建工作为基础,加强对安全的认识,设立“党员安全监督员”,可有效地减少事故的发生。
  二、公路养护国企党建工作与业务融合的实践探索
  (一)强化组织建设,夯实党建基础
  加强组织建设,打牢基层组织,保证基层党组织在维护一线的领导地位,才能真正做到党建工作和业务的深度结合。党建工作点多、线长、面广,传统的党组织设置模式很难实现对基层党建工作的全方位覆盖。因此,企业要根据养护作业分区及人员配置,灵活运用“项目支部”“工区党小组”等组织方式,在养护工区、工程项目中建立党组织,实现各养护单位党建工作的全覆盖。比如,某省高速公路养护集团根据所辖道路进行分区,在重要路段设置党支部,由各路段负责人担任党支部书记,不仅确保养护工作的统筹协调,还加强了党组织的现场指导,达到“养护工作开展到哪,党组织就到哪”的工作目的。在健全党组织结构之后,还要进一步推进“党建+维修”的工作方式,推动党建工作和经营相结合。通过实行党员责任区制,把维修路段和党员责任区联系起来,让每位党员都有自己的“责任田”,增强党员的责任心。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用“1名党员+N名员工”的结对帮扶模式,让党员带头对所辖路段进行日常巡查、病害处理和质量监管,同时将养护质量、安全生产等工作纳入到党员的考评体系中。某市高速公路管理处以“党员示范路”为抓手,把全市30%的主要道路划分为“党员责任区”,经过定期检查和评估,这些路段的好路率较上年同比提高15%,充分体现党组织对提高道路管理水平的重要性。
  (二)创新工作机制,提升融合效能
  深化公路养路事业党建工作和经营业务的深度结合,是建立健全完善的工作机制,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变为企业发展的动力。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制度,在重大救援任务和紧急情况下,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把党作为攻坚克难的坚强核心。要让党员在维修工作中亮身份、担责任、作表率,建立党员责任区,成立党员突击队,把政治引领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增强党员的责任感,提高维修队伍的综合战斗力[2]。同时,把执行困难和危险任务的党员业绩,也纳入到考核之中,形成一种积极的激励机制,保证党建工作和业务发展同频共振。在科技创新方面,以“党建+科技创新”为载体,建立以“党建+科技创新”为核心的科技攻关工作模式;把党建工作贯穿于科技开发的各个环节,组建一批党员、技术骨干,围绕“绿色养护”“智能检测”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建立“党员创新项目”责任制,以科技创新的重点和难点为切入点,将党建资源集中到科研一线,充分发挥党员在科技创新方面的表率作用,使党建工作和业务相结合,实现“以党建促创新,以创新促党建”的良性循环。同时,通过定期的技术交流和成果展示,为维护技术的更新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从而达到党建工作和技术创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完善考核体系,以业务成效检验党建工作质量
  建立一套科学、完备的考核和考评制度,用业务发展效果来检验党建工作的好坏,是推动公路养护事业发展和经营管理工作深入开展的重要环节。把维护质量和安全生产等业务核心指标纳入到党建工作考评中,是保证党建工作“不走过场”的关键。通过构建“党建+业务”相结合的考评体系,将路况优良率、养护及时率、安全生产达标率等主要的考核指标纳入考核体系,以此来衡量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让党建工作的成效看得见、摸得着。在具体操作中,要科学地设定评价指标的权重,使其不仅能反映出党建工作的政治导向性,还能突出企业发展的实效,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说服力[3]。另外,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一项重要内容,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人们的出行感受。可通过定期的社会满意度调查,收集乘客、沿线居民等对养护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评价,从第三个角度对党建工作的实际效果进行客观反映。在具体操作方面,还要制定一份科学调查表,建立定期反馈机制,把群众反映最多的问题当作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切实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养护国企的党建工作与业务发展相辅相成,只有实现深度融合,才能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党建工作与业务融合的理论基础,提出一系列优化建议,强化党建引领、创新工作机制、完善考核体系是提升融合效能的关键。未来,公路养护国企应进一步探索“党建+业务”的创新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工作推动养护工作提质增效,同时以业务成果检验党建工作成效,形成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1]陈婉.公路桥梁施工企业党建工作优化路径探究 [J].现代企业文化,2024(9):101-103.
  [2]漆基连.新形势下加强高速公路企业党建思政工作的对策[J].中国军转民,2024(2):49-50.
  [3]王炼.加强高速公路企业党建思政工作的措施研究[J].南北桥,2023(10):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