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思维 提出“智慧饲喂”构想
本报记者 赵云云
近日,山西农业大学农业工程学院赴太原市小店区社会实践队开启了知行并重的实践行程,队员们结合专业知识提出“智慧饲喂”构想,提高了饲料投喂精准度。
在小店区奶牛科技小院负责人的引导下,队员们观摩了智能化挤奶流水线、饲料库和牛棚,目睹了科技如何重塑传统畜牧的肌理。他们主动与小院负责人深入交流,敏锐地捕捉到生产一线亟待解决的痛点:现有饲喂环节自动化程度虽有提升,但饲料的精准配比、高效投送及残料清理环节仍存在依赖人工、效率偏低、劳动强度大的问题,特别是中小规模养殖场,难以负担大型进口设备的成本。
队员们结合参观所见、交流所闻和自身专业所学,立即展开了一场聚焦 “智慧饲喂”的头脑风暴。经过热烈讨论和初步可行性分析,一个名为“‘智牧’小型模块化精准饲喂机器人”的构想逐渐清晰,队员们计划设计一款适用于中小型牛舍通道、具备自主导航功能的小型移动机器人平台,希望能够降低中小牧场自动化升级门槛,显著减轻人工劳动强度,提高饲料利用率和投喂精准度,最终提升养殖效益。当队员们阐述这一初步构想时,小院负责人表示:“农机专业的同学能从设备角度提出解决方案,视角独特且务实。希望你们能继续深化设计,若这个‘智慧饲喂’的构想真能落地,这将是连接课堂智慧与牛栏实践的一座金桥!”
通过参加此次实践活动,队员们用双手诠释了服务精神,体悟了知行合一的真谛,见识了科技的力量,更将课堂上的图纸与公式碰撞出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火花。实践队负责人表示,关于“智牧”饲喂机器人的构想,如同一颗种子,已在实践的土壤中悄然播下,静待知识与汗水浇灌后的萌芽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