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7月25日

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


  全民族抗战爆发后,在中共中央和北方局的直接领导下,山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和发展。1937年8月1日,成立了第一支山西新军——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随后山西新军发展为4个决死纵队、1个工人武装自卫旅、3个政治保卫旅、3个保安司令部、1个暂编第一师,共计50个团。这支部队的政治委员和各级政工干部都由共产党员和进步青年担任,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在配合八路军开辟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军方面起了重大作用。
  1937年9月20日,成立了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简称“战动总会”)。国民党元老、爱国将领续范亭担任战动总会主任委员,中共派邓小平、彭雪枫、程子华、南汉宸为共产党、八路军代表参加了战动总会的领导工作。中国共产党和阎锡山当局双方形成固定的组织、共同的纲领。战动总会在晋西北、晋察绥的战地,担负起动员、组织、武装群众,配合八路军开展游击战争的重任,发挥了统一战线的“初步政权”作用。在山西广大的战区农村,人民群众组织起来,成立抗日武装,在晋北各县普遍都有200至500人的人民武装自卫队。
  1937年10月,成成中学成立师生抗日义勇队,11月改编为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12月改编为 “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抗日游击第四支队”,开赴晋西北抗日前线,与八路军第一二〇师并肩作战,被誉为“青年运动的一面旗帜”。 据《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