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7月22日
华新燃气集团团委书记、教育培训中心主任冯静

以奉献之姿 点亮青年培养之光


  本报记者 刘家进
  
  她以赤诚之心投身岗位,以满腔热忱耕耘青年工作。作为华新燃气集团团委书记、教育培训中心主任,冯静始终坚守初心,甘当青年成长路上的引路人,推动团建与企业发展深度融合,在履职尽责的道路上留下了一行行闪光的足印。
  
  青蓝携手育新苗 同心共筑青马魂
  
  “青马工程”是青年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冯静创新推行“党组织书记师徒制”,让青马学员与本单位党组织书记结对成“师徒”。
  城燃公司安全部科员郭超回忆:“导师用他在基层工作的经历,教我把‘人民至上’理念融入安全管理工作中。原本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变成了身边可感的实践指南。”压缩气公司团委副书记薛琼也在近期作思想汇报时谈及导师教导,“导师经常对我强调 ‘要听见每个青年的声音’,这让我学会在工作中既讲政治高度,又重青年温度”。
  据统计,全集团党组织书记与学员累计谈心谈话100余次,形成150余份思想动态报告,通过“政治引路、思想铸魂、实践赋能”,将党组织的关心和爱护转化为青年成长的养分。青蓝相济的师徒制在全集团青马学员中催生深刻思想变革,形成 “信仰—实践—传承”的良性循环。如今,师徒协议上的红色印章,正化作青年与党和企业的“青春约定”。
  
  匠心育才强技能 技术攻关促发展
  
  青年技能人才是企业创新发展的源泉。冯静常说:“应该鼓励更多青年劳动者走技能人才道路,打造集团自己的技能大师工作室”。
  她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组织青年骨干赴“全国劳动模范”牛国栋创建的工作室进行交流学习,邀请“大国工匠”张东元赴集团调研指导,帮助青年一代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找准方向、破解难题。
  在冯静的带领下,集团多个青年技能大师工作室成果频出,累计发表专利授权及国家级刊物论文19项,通过技改研究应用为企业累计节约生产成本440余万元。除降本增效显著成效外,赵志阳技能大师工作室研发的集中远控、监屏技术与张超林技能大师工作室推出的安全手中握——随手拍等技能创新改造,实现了技术与数字化融合,大幅提升安全管理效率。
  
  青年阵地焕活力 服务平台聚人心
  
  “青年在哪里,阵地就要在哪里。”面对公司阵地建设滞后的问题,冯静多次带队深入基层一线,围绕“青年之家”建设,与青年面对面沟通实际需求和期盼。从功能分区规划到氛围营造,她都亲自把关,确保方案设计真正贴合青年需求。
  “‘青年之家’已成为我们下班后学习交流、休闲放松的首选场所。”青年员工赵帆高兴地表示。青年骨干小李说:“这个阵地建得很用心,我们要把它维护好、利用好。”
  从“阵地缺失”到“青春聚场”的转变,临汾液化公司“青年之家”的建成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和示范。冯静表示,只有俯下身子倾听青年心声,用心用情搭建服务平台,才能真正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青春合力。
  
  志愿服务见初心 青年担当显风采
  
  “继承优良传统,续写雷锋日记”是华新燃气集团团委自主创建的志愿服务品牌,也是华新青年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路径。
  冯静主导构建起三级管理制度,成立“华新青年”志愿者协会,并在“志愿汇”平台注册“华新青年”志愿者组织,通过科学完善的管理机制,为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她引导华新青年将专业技能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临汾燃气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燃气安检维修,用专业守护万家烟火;太原天然气青年走进大街小巷,耐心讲解安全用气知识。
  此外,志愿服务还延伸到多个领域。晨光物流组织公益捡跑活动,太原燃气、山西天然气青年志愿者们走进学校开展爱心助学……五年来,华新燃气集团先后成立44个志愿服务组织,3662名青年注册成为志愿者,累计服务时长近10000小时。
  自任团委书记以来,冯静着力打造华新燃气青年“学习文化、安全文化、创新文化、文体文化、公益文化”五个青年文化品牌,形成一批具有特色的青年品牌活动,持续激发青年活力,凝聚青年力量。冯静表示,在新时代的征程上,将继续带领青年书写更加精彩的故事,让拼搏精神在燃气事业中永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