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传承六十载 青春续写新华章
赵媛婷(编辑中心美术编辑 95后 入职3年)
60年前,毛泽东同志为《山西青年报》题写报头,雄浑有力的笔锋不仅定格了历史瞬间,更赋予报纸视觉形象永恒的精神内涵。作为一名90后报纸美术编辑,我深知这份珍贵的墨宝,不仅是报社的标志,更是视觉传达工作的精神航标。
传承红色基因,做好版面设计。毛泽东同志题写的报头,每一笔都蕴含着对做好新闻工作的期许。如何将这些期许完美融入版面设计的方寸之间,是我们美术编辑应该努力思考的问题。坚持将这些思考融入每一期的版面设计中,特别是涉及时政等重要话题的版面,通过简约大气的版式、恰到好处的留白、泾渭分明的版块设计,将红色基因与现代设计语言相结合,让重大主题报道既有思想深度,又有视觉温度,我们一直在路上。
创新视觉表达,做好青春话题。毛泽东同志曾提出:“办好报纸,把报纸办得引人入胜,在报纸上正确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通过报纸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这是党的工作中的一项不可小看的、有重大原则意义的问题。”面对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课题,我们突破传统美术编辑的工作边界,将毛泽东同志题写的报头蕴藏的精神内涵转化为新媒体产品。在党的二十大系列报道中,我们以“每日一课”为主题,用动态字体和AI人声贯穿全篇,配合明亮的色彩、手绘的格子纸背景、青春激昂的背景音乐等年轻态表达,让主流价值观在青年群体中“破圈”传播。
坚持严谨务实,做好细节处理。报社坚持严格的“三审三校”制度,对每一个文字、每一张配图、每一处色彩搭配都精益求精。记得在做“青春守护中国粮”系列海报时,为准确表达“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优良作风,我们查阅多方资料,对海报中的排版、文案、数据进行了反复调整与确认。在制作“国家宪法日”这类严肃主题的海报时,经过了很多版本的打磨。这些对细节的严谨把控,都源于对毛泽东同志 “认真”二字的深刻理解——他题写报头时的一丝不苟,是对我们工作的最好示范。
正如那力透纸背的“山西青年报”,我们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做版面的“化妆师”,更要做红色基因的“视觉传承人”。我和我的老师们将继续以青春之笔描绘时代画卷,让60年的精神火炬在数字时代继续绽放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