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痕昭昭 初心如故
李茹霞(晋城记者站记者 90后 入职12年)
12年前初入报社,报头上那遒劲的墨字便深深地吸引了我——那是毛泽东同志亲自题写的,笔锋间仿佛蕴藏着不熄的火焰,既沉淀着历史的厚重,也激荡着鼓舞人心的力量。那一刻,年轻的心豁然开朗:这字里行间承载的,是沉甸甸的使命与不可轻慢的初心。
时光荏苒,青涩渐褪,我对这份事业的执着愈发坚定。我循着这墨迹的精神指引前行,以年均500余篇的发稿量,努力触摸晋城这座城市的脉搏。笔端常聚焦于团市委的工作与青年奋斗的身影:校园里,返乡青年在创业大赛中目光灼灼,将对乡土的热爱融入创新的构想;车间内,青年工匠从学徒成长为技术骨干,用磨砺过的指尖捻起发丝般精密的零件,那句“活儿要做到极致”的执着,是对精益求精精神的传承;社区中,志愿者们以年轻而坚韧的肩膀,托举起城市最温暖的角落。
日复一日地书写,如同在时光中垒砌砖石。我见证一张张曾经稚嫩的脸庞刻上担当的棱角,目睹最初的梦想在汗水中抽穗结果。今年,这座城市迎来第四十载春秋。穿行于既熟悉又焕新的街巷,我才恍然惊觉:自己的职业轨迹早已与城市的发展脉络紧密交织。以笔为媒,我记录着城市的变迁,也在这记录中,完成了自身职业生命的蜕变。
报头的墨香似乎从未消散,笔锋所蕴含的精神感召已化作脚下的根基。它教会我敬畏每一个铅字的分量,执着于最朴实的记录,更让我领悟到:所谓精神的力量,正是在日复一日的坚守中,将初心锻造成永恒。岁月流转,城市日新月异,但凝结于笔墨间的忠诚与热爱,永不褪色。
如今,我依然在铅字铺就的阶梯上攀登。每一次落笔,都是对那份精神感召的回应;每一篇报道,都是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的年轮。举目远眺,无数青年正以奋斗为笔,书写着晋城更加壮丽的篇章——而我,愿以铅字为阶,始终在场,始终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