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赋能忻州打造糯玉米产业“黄金名片”
本报记者 高静 通讯员 任飞鸿
春满三晋,万物生长,广袤田野上,随处可见农人忙碌的身影。在忻州市忻府区,“忻州糯玉米”就是当地的“金色”名片,多年来,忻府区坚持“特”“优”农业发展战略,聚焦特色农产品培育品牌、打造标准、创建基地、发展全产业链,一大批新农人和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快速成长壮大起来。
金融活水润“金穗”助力糯玉米全产业链发展
在助力“忻州糯玉米”发展之路上,忻州农商银行始终走在前列,近年来,该行聚焦当地特色产业资源优势,围绕玉米产业链核心客户,创新推出“1+N”涉农产业链服务模式,不断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深挖玉米工业产业价值,实现玉米产业链金融服务全覆盖,促进企业增效、农民增收。
“以前糯玉米没有经过标准化、产业化深加工,品牌还没树起来,一年销售额只有几十万元,现在已达到几百万元,翻了10倍以上。”山西民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透露。该公司是一家从事甜糯玉米收购、种植、加工、冷藏、销售、物流为一体的民营企业,公司生产的 “民宇”牌速冻甜糯玉米口感独特,味道纯正,远销日本、韩国。忻州农商银行在开展“百行进万企”走访问需活动中了解到企业的融资需求后,在该公司品种研发攻关、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电商营销和品牌打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累计投放贷款1248万元,为扩大糯玉米品牌效益奠定了坚实基础。
“圈链行业”立体营销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米”
一直以来,忻州农商银行坚持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不断优化服务,下沉重心培植当地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在服务大局中传递“金融温度”。
该行积极组织各网点客户经理结合全区糯玉米种植企业主体名单,做好“名单制”营销服务,调查摸底甜玉米产业链经营主体的金融需求,主动解读贷款的优惠政策,为企业量身打造金融产品,并给予优惠利率,精准支持企业发展壮大。同时,走百村、访千企、进万户,深入全区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主动对接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将普惠金融服务从 “最后一公里”延伸到“最后一米”,有效满足全区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的贷款需求,累计发放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126.04亿元,助推当地农业产业蓬勃发展,农民的 “口袋”越来越鼓。
从“几十万”到“上千万”民宇农业品牌跃升之路
“忻州糯玉米市场反应好,发展前景广阔,计划明年继续扩大种植规模,辐射带动更多脱贫户稳定增收致富。”忻州民宇农业甜糯玉米标准化种植基地负责人介绍,香甜软糯的玉米不仅在省内受到消费者欢迎,也远销上海、浙江、山东等9个省市,目前公司已建立了16个固定销售点,甜糯玉米越走越远。忻州农商银行持续深化玉米产业链走访营销,围绕“产、供、销”的生产链条,根据客户上下游关系逐级逐条对接,实行“圈、链、行业”立体式营销,摸清企业经营及融资需求,大力助推忻州糯玉米特色农产品项目建设,着力打造种植、收购、贮藏、外运一体化产业链条,助推忻州糯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把土特产“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产业增效的“大产业”。
放眼望去,金融“活水”奔涌,为田间地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一株株玉米秆挺拔整齐,一个个玉米果穗饱满,丰收景象尽收眼底,美好生活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