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05月01日
山西孝柳铁路有限责任公司通信段段长李帅

倾力守护钢铁动脉 续写铁路发展新篇章


  本报记者 高静
  
  在山西孝柳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征程中,有这样一位默默耕耘的奋斗者,他以十五年如一日的坚守,扎根安全生产一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从普通技术员到通信段负责人,他以“零事故”为标尺,用“传帮带”育人才,带领团队在群山沟壑间筑起通信安全屏障,让孝柳铁路这条地方能源动脉持续迸发澎湃动能。
  
  安全攻坚:1366天安全生产背后的硬核担当
  
  作为孝柳铁路通信安全“第一责任人”,李帅始终认真落实公司重点工作部署,将安全理念深深植入每一项工作细节中。面对吕梁山区“桥隧相连、坡陡弯急”的复杂地形,他深知通信设备的稳定运行是铁路运输安全的重要保障,以高度的责任感,充分履行安全第一责任人职责,全方位严抓安全管理,为铁路通信安全筑牢坚实防线。
  2024年4月,一场为期两个月的全线通信线路专项整治活动在孝柳铁路拉开帷幕。孝柳线蜿蜒于吕梁群山之间,桥隧纵横、曲线与坡道密集,复杂的地形和艰苦的环境为整治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面对艰巨任务,李帅没有丝毫退缩,他带领团队扎根一线,翻山越岭,对每一段线路进行细致排查,对每一条线缆进行精准检测。在阴暗悠长的隧道中,他身先士卒,不顾脏乱,钻进隧道,打开盖板查看设备状况。遇到电缆沟石盖板破损需要更换,而车辆又无法抵达的情况,他会毫不犹豫地将60多斤的石板扛到目的地更换。
  这场攻坚战累计修复标桩1850余根,更换隧道电缆沟盖板300余块,提前一周圆满完成整治工作。截至2025年4月2日,已成功实现安全生产1366天,这一成绩背后,是李帅对安全责任的执着坚守和不懈努力,用数字书写着安全生产的奇迹,激励着身边的每一名同事。
  
  雨中鏖战:12小时生死时速的“通信保卫战”
  
  铁路运输安全,应急处置能力至关重要。李帅深刻认识到这一点,始终坚持常态练兵、积极备战,通过强化专业知识培训,不断提升全段干部职工的应急处置和抢险抢修能力。
  2024年汛期,持续强降雨让孝柳铁路面临建成以来最严峻的考验。孝柳线K59+400M处边坡溜塌,导致三角庄站—枝柯站间8芯通信光缆中断。险情就是命令,李帅接到报告后,立即带领10名干部职工火速奔赴现场。现场情况危急,溜塌面积较大,16芯光缆也面临中断风险,而一旦中断,柳沟村站以西的所有通信业务都将陷入瘫痪,铁路运输将面临巨大阻碍。
  面对危情,李帅当机立断,决定连夜抢修。标桩位移使故障点难以确定,他迅速组织人员从焦山隧道口进行双向排查,以最快速度锁定故障点,并制定抢修方案。他在现场成立了抢修指挥所,一边组织运输施工材料,一边指挥布放光缆。经过通宵奋战,成功完成割接联通。次日清晨,他又带领大家马不停蹄地完成光电缆地埋、回填、测试等后续工作,及时化解了可能影响运输生产的重大险情,确保了通信线路畅通和运输秩序稳定。他在抢险中的果敢决策和高效行动,展现了一名铁路安全守护者的卓越素养和使命担当。
  
  砥砺前行:15年时光诠释新时代铁路人精神图谱
  
  “一个人的技术再强,也顶不过一支铁军。”李帅深知人才是铁路事业发展的根基。他在自身不断成长进步的同时,高度重视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制定科学合理的专业培训方案,建立学习互助小组,定期组织通信段内部技术交流分享活动,为同事搭建起提升专业技能的优质平台。在交流中,他毫无保留地分享自己长期积累的管理经验和专业技术,耐心解答同事的问题,助力他们快速成长。
  在李帅的悉心指导下,多名同事在公司举办的职业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成长为公司的技术骨干,为企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从2011年背着工具包巡检线路的青涩技术员,到如今带领团队守护铁路通信安全的“领头雁”,李帅用15年时光诠释着新时代铁路人的精神图谱。这15年,是坚守与奋斗的15年,是用责任与担当书写辉煌的15年。他在安全生产一线的每一次付出,都为铁路安全运行增添了一分保障;他在抢险救灾中的每一次冲锋,都彰显着铁路人的使命与担当;他在人才培养上的每一分努力,都为企业长远发展积蓄力量。未来,李帅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信念,为孝柳铁路的安全生产和经营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在新时代铁路发展的征程中续写更加辉煌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