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个人的善念”到“一群人的公益长跑”
本报记者 刘琴
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孤寡老人、捐助困境学子、赠送图书文具……13年来,沁源县新之梦公益协会会长宋佳华以满腔热情投身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从“一个人的善念”逐渐到凝聚290余名爱心人士,实现了“一群人的公益长跑”。
助学筑梦 照亮成长之路
2012年,一次偶然机会,宋佳华看到沁源县偏远乡镇的孩子们艰苦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
“当时就想着,一定要为这些孩子做些什么。”于是,宋佳华组建了“新之梦”爱心团队。他们发动身边的爱心人士,设立爱心基金帮助困境儿童完成学业。“虽然力量有限,但每一份付出都饱含着对孩子们的关爱。”一名团队成员回忆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新之梦爱心团队的影响力逐渐扩大。2019年,“沁源县新之梦公益协会”在沁源县民政局正式登记注册。
当了解到沁源县景凤中心学校、官滩小学的多数学生系留守儿童,生活条件较差时,宋佳华和团队利用节假日,通过入户走访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全面、细致的了解,旨在精准帮扶最需要帮助的孩子。之后,与多名单亲留守儿童建立了“一对一”长期帮扶机制,分派志愿者专人负责。
在该协会的工作记录中详细记录着帮扶计划:每月了解一次孩子的在校情况;每月与孩子通一次电话;每学期陪孩子过一个有意义的双休日;每学期资助一批学习用品;每年帮助孩子学会一项技能或本领。
“这种长期的、持续的帮扶,不仅仅是给予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给予孩子们精神上的关怀和鼓励。”宋佳华介绍道,目前,该协会已全程帮扶4名儿童完成了大学学业,还有4名儿童正在帮扶中。
近年来,该协会共开展爱心帮扶助学活动90余次,投入志愿者410余人次、爱心资金60余万元。
扶老敬老 传递温暖真情
在宋佳华心中,扶老敬老也是公益活动中的一项重点工作。“老年人是社会的财富,他们曾经为社会作出了贡献,现在我们有责任关心、照顾他们。”宋佳华表示。
沁源县新之梦公益协会心系孤寡老人,会不定期深入村镇进行走访,详细了解孤寡老人的情况并记录成册,随后开展 “点对点、心连心”的定期上门服务。沁源县赤石桥乡算盘沟村、法中乡二十亩村的多名孤寡老人都是该协会的固定服务对象,针对性地为他们提供精神慰籍、保健指导、家政服务、文化娱乐、权益维护等志愿服务。
“我们每次去看望老人时,他们都特别开心。看到他们的笑容,我们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一名协会志愿者说。
此外,该协会还会不定期到各乡镇的敬老院开展扶老敬老、爱心捐赠等活动。每逢中秋节,宋佳华和团队成员都会带着礼物到敬老院,与老人们共度佳节,为老人们准备丰盛的饭菜、表演精彩的节目,让老人们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和社会的关爱。
近年来,该协会共开展此项活动65次,参与志愿者达600余人次,受助老人达150余人,捐助爱心物资约30万元。
爱心传递 汇聚公益力量
2018年,为帮助郭道镇东阳城小学建立图书馆,宋佳华积极动员同事、朋友筹集善款。“书籍是孩子们了解世界的窗口,希望通过捐赠图书,让孩子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宋佳华说。之后,沁源县新之梦公益协会两次共向东阳城小学捐赠图书300余册。“看到孩子们拿到新书时兴奋的眼神,我知道我们做对了。”参与捐赠的爱心人士说。
受宋佳华的影响,很多的“宋佳华”加入到爱心队伍中。目前,沁源县新之梦公益协会已成为拥有290余人的志愿者团队,并先后荣获2020年度 “长治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2022年度“山西省优秀志愿服务集体”称号,宋佳华也荣获2022年度“山西省优秀青年志愿者”等称号。
面对荣誉,宋佳华很淡然:“这些荣誉不属于我个人,而是属于整个团队,我们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我们要时刻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努力前行,不负韶华,用青春和奋斗为社会贡献更多力量。未来的公益之路还很长,我们会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