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08月16日

科技赋能 传播红色文化


  本报记者 张丽
  
  中北大学仪器与电子学院将社会实践作为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途径,鼓励广大师生在社会大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于近日发起组建了中北大学“数智赋能百年红色家书”暑期社会实践团,以山西红色家书为线索,踏着革命先辈的足迹,探寻数智赋能之路,通过数字化手段,保护、传承和创新红色文化,让红色记忆在新时代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该实践团成员由测控技术与仪器、电子科学与技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多个学科的学生组成,在山西省文物保护志愿服务协会的大力支持下,以科技为翼,通过跨学科合作,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红色记忆之旅。他们先后访问了中北大学校史馆、八路军太行纪念馆、黄崖洞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徐向前故居、高君宇纪念馆等红色遗址,深入挖掘红色家书背后的故事,并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将珍贵的红色家书进行扫描、修复和数字化,使其以全新的形式呈现,让参观者通过触摸屏阅读家书内容,了解家书背后的故事,感受革命先烈的深情与信念。这一创新举措不仅丰富了红色文化的传播方式,也提升了红色记忆的情感共鸣与教育深度。
  在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实践团成员深情解读了左权写给家人的书信,让在场的游客深切感受到革命者对家国的深沉情感与无畏牺牲精神;在徐向前故居,实践团成员演绎了《长看春意在人间,越是硬仗越向前》情景剧,生动展现了徐向前的光辉事迹。
  其间,实践团分别与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和徐向前故居建立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这不仅为大学生们提供了宝贵的实践平台,更是对红色基因传承与创新的有力探索,标志着红色教育与高校实践的深度融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望,更是一次对未来前行方向的探索。通过科技的桥梁,红色记忆得以跨越时空,照亮了新一代青年的心灵。实践团成员们表示,将把此次实践中所学所感转化为推动红色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实际行动,让红色精神成为激励自己不断前行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