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04月30日
大同市解读2024年市委一号文件

发力“三农”赛道助推农业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 吕汉富

  4月29日下午,大同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解读了2024年大同市委一号文件。会上,大同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的相关负责人介绍了聚力打造农业赛道,为“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作出“三农”贡献等相关情况。
  据悉,大同市委一号文件已于4月10日印发。文件要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中央一号文件和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把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强化农民增收举措,聚力打造农业赛道,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把农村建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作出“三农”贡献。文件包括8个部分47条,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两个确保、三个提升、两个强化”。
  两个确保,就是确保粮食产能稳步提升、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确保粮食产能稳步提升,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强化政策支持引导,开展“吨粮田”示范创建、整建制单产提升、新型经营主体单产提升三大行动,扩大大豆油料种植,确保实现年度目标任务。同时,抓好设施农业、畜牧业生产,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菜篮子”产品供应。
  三个提升,就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在乡村产业上,围绕“6+2”特优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做好“土特产”文章,加快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全链条推动特优农业发展。持续打造叫响 “大同黄花”“大同好粮”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在乡村建设上,以“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全面整治”为抓手,统筹推进乡村布局和村庄建设,持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两个强化,就是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强化农民增收举措。科技创新方面,深入实施种业振兴和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农村改革方面,稳妥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推进农村宅基地数据库建设和推进房地一体宅基地登记办证,推进灵丘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农民增收举措方面,要以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为抓手,重点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做强特色劳务品牌,让农民实实在在挣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