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04月03日

加强新时期煤企团青工作的几点思考

●晋能控股煤业集团鄂尔多斯矿业公司 崔俊鹏


       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是党联系青年最为牢固的桥梁纽带。当前,面对深化改革的新形势、新任务和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要求、新挑战,国有煤炭企业共青团组织继承光荣传统、勇挑时代重任,紧紧围绕党和企业的中心任务,不断创新基层团青工作,进一步激发广大团员青年“强国有我、强企有我”的青春激情和使命担当,在“建设世界一流现代化综合能源企业集团”宏伟蓝图中勇当先锋队、突击队,为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煤炭先进产能的释放做出积极的贡献。笔者作为一名企业基层团干部,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加强煤炭企业团青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青年员工作为煤炭企业当下和未来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企业宝贵的财富,是企业改革创新的核心基础和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特别是在当前,在企业深化改革步入深水区后大刀阔斧地除弊鼎新、割赘去痈、分灶吃饭、“洗髓换血”新形势下,企业各级基层团组织和共青团青年干部只有清醒认识到在新时代、新形势、新使命、新任务面前加强政治引领、为大局服务的重要性和迫切性,自觉肩负起党和企业赋予的职责使命,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紧跟新质生产力的步伐,围绕本企业发展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积极动员和组织广大团员青年,始终同集团公司党委在思想上、组织上和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以值得信任和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矢志不渝、坚持不懈地发挥好共青团的先锋队、突击队和生力军作用,踊跃投身企业发展的新阶段,不折不扣地贯彻好、执行好、落实好企业党组织的战略规划、目标计划和决策部署,才能有效地将广大团员青年的蓬勃朝气、聪明才智和笃行干事的精气神汇聚到企业高质量发展大局中,使青年员工立足本职岗位、勇立时代潮头、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企业的健康、稳定、高效、优质发展强基固本,注入新的生机活力。
    二、国有煤企青工现状及团青工作存在的问题探析
    进入新时代以来,随着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当代青年的就业和择业观念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有些青年不再愿意投身煤矿行业燃烧青春“卡路里”。这其中既有煤矿企业矿区位置普遍偏远、井下作业危险系数高、作业环境恶劣等“硬件”因素,也有当代青年从小缺少吃苦耐劳锻炼和意志磨炼的原因。
  目前,煤矿企业青年员工基本还是由少部分采矿、机电、计算机等主体专业的大学生组成,在企业生产一线和基层管理岗位上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的工作动力不再是单纯的物质生活有保障,更有对丰富的精神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提升空间的追求。这就需要企业因地制宜地塑造新的生产关系,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人才,培养能够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的应用型人才,打造出适应新质生产力的新型劳动者队伍。长期以来,企业团组织和团员干部作为企业党委最坚实可靠的参谋助手,在传统管理模式下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和谐稳定、鼓劲加油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工性质的团组织在现代企业制度下,难以发挥真正的作用,在青年员工中的影响力出现减弱的情况。造成这一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各级团组织从自身功能定位、思想意识提升以及服务青年工作需要等方面及时作出转变,以适应新形势、新理念、新任务、新要求。
  1.企业团委传统思维方式与促进新质生产关系存在相对滞后的现象。适合的生产关系能够有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观点。近几年来,受“完成作业”式政治理论学习的影响,企业团委和基层团青组织存在政治思想工作模式僵化、思维方式老化等现象,团组织的先进性、吸引力、辐射力等政治引领能力、作用和影响力减弱,在宣贯党和企业大政方针、组织动员岗位建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等方面行动缓慢,导致许多青年员工在响应团委号召、接受团委任务时瞻前顾后,难以提高认真程度全身心投入。
  2.基层团组织自身建设与团干部整体素质提升没有及时跟进。随着高学历大学生进入企业的人数越来越多,他们对企业各层面领导干部的“期望值”与“认可度”也越来越“苛刻”。企业共青团组织和基层团干部的梯队建设尚未有序完成,新老接替没跟上,导致思想上不能实现对团青的融合引导、行动上跟不住团青的节拍,未能激活注入企业的新鲜血液。不少基层共青团干部虽然工作上很有激情,也非常努力,但因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经验和青年人力资源开发知识等,导致工作效果不理想。加之,受共青团干部面临转岗或是兼职团干部等因素影响,造成团组织团队意识凝聚力不足、责任心不强、执行力不足,影响到企业优质生产关系的建立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3.企业团组织双向服务能力与服务对象需求之间衔接不足。企业团委作为密切联系企业党组织与团员青年的桥梁纽带,其服务对象既是企业,更有青年。企业的全方位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技术革命突破、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生产关系等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支撑。但就现实状况而言,企业共青团目前还缺乏足够的双向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企业共青团组织需要从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形式出发,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以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同时,企业各级基层团干部还未能真正认识到时代赋予的使命与责任,需要团干部意识到,自己应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挺立时代潮头、迈开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坚毅步伐,把实现个人理想追求与党的事业和企业命运融为一体,继而“锻长补短”进入新赛道、跑出加速度,让青春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中绽放出绚丽之花。
    三、选准切入点,提高基层共青团工作效能的对策与建议
    1.找准角色定位,扛牢政治旗帜。企业各级共青团组织和团干部要旗帜鲜明地深入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时刻牢记团结引领广大团青为实现企业发展愿景和共同目标接续奋斗的使命,找准工作定位、以作为求地位,不断增强政治性和先进性,努力打造一支精干高效、专兼结合、素质过硬的青年干部队伍。立足构建新型生产关系,培育新质生产力,塑造契合现代企业制度发展需求的团员青年形象。这既有利于共青团干部胜任共青团工作,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引领凝聚团青力量,充分点燃共青团组织与企业融为一体、同呼吸共命运、主动投身企业改革发展第一线的青春火焰,积极践行“请党放心、强企有我”的青春誓言,激发出团员青年奋进新时代、建功大集团、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青春豪情,当好现代化煤企的新时代接班人。
  2.搭建成才平台,激发青工潜能。当前,企业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广大青年发挥聪明才智、立足岗位建功的大好时机。企业共青团组织要始终把服务企业、服务青年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青年的知心人、贴心人,善于发现青年的兴趣爱好特长,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为他们搭建成长成才的平台和展现个人风采的舞台;要因地制宜地围绕企业智能化建设、新技术引进、新能源项目升级等前沿工程,积极挖掘和推荐高技能专业人才。基层团干部要彻底摒弃小官僚和形式主义作风,与青年员工一起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同甘共苦,通过开展生产突击、技术攻关、岗位创效等实践活动中增强青年凝聚力、提高战斗力,当好“青马工程”的践行者。
  3.加强工作创新,完善两个服务。各级共青团组织要以直接介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为契机,以加强团支部建设为主线,以创新工作方法、工作领域、活动载体、运行机制为重点,进一步拓展共青团组织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服务内容既要突出解决企业发展的重点、难点、盲点问题,也要在总结经验、挖掘潜能、提高科技含量过程中塑造企业文化、展示青工形象,使团组织的工作直接体现在企业新型生产关系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上,培养青年员工养成不断学习、主动学习的好习惯,让岗位成才、岗位建功成为企业青年员工的共识。同时,培养青年员工热爱企业、增强爱岗敬业意识,为他们创造竞争前行的良好人文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