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12月19日
长治市襄垣县公安局网警大队大队长范金辉

当好人民卫士 守护一方平安


    本报记者 刘琴

  对于诈骗,大部分人都会急于躲避,但有一些人,哪里有诈骗就迎头而上,他们就是略显神秘的网络警察,而范金辉正是其中一员。
  80后的范金辉是长治市襄垣县公安局网警大队大队长,在他的带领下,全队民辅警常年驻守在电脑前,凭借精湛的技术,与藏在网络背后的犯罪分子进行无声的较量,为全县网络信息安全保驾护航,守护一方平安。

冲锋陷阵只为责任担当

  成为一名警察是范金辉少年时就有的梦想。2008年,从警校毕业的范金辉报名参加了公安系统招考,并成功考进襄垣县公安局,被分配到善福派出所工作。
  当上基层民警,范金辉接到的第一个任务是采集基础信息。他走遍辖区每个村庄,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沟通,详细掌握群众的家庭状况、工作、人员活动等信息,并探索设立入户走访“一册通”。由于基础工作扎实牢靠,让他在日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多次获得表扬。
  2014年4月,范金辉调入襄垣县刑警大队工作,打击贩毒团伙,带领专案组反诈骗、扫黑除恶、攻坚各种“硬骨头”,先后参与破获刑事案件300余起。
  每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这么拼命时,范金辉总是回答:“身着警服,就是责任担当。”尤其经历过血与火的淬炼、生与死的考验后,这份责任与担当变得更加纯粹、更加有力量。
  2021年,范金辉从“台前”走到“幕后”,成为一名网络警察。

每个案件都需网警支撑

  每天早上8时,范金辉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梳理从各地反映来的浩瀚网络线索,发现问题迅速处理,最大程度降低社会负面影响。“网络是把双刃剑,用得好是方便,用得不好危害极大。”范金辉认真地说。
  战场无形,对手无影,从“面对面”到“键对键”,从现实到虚拟,范金辉一开始也不适应,也曾焦头烂额。“网警跟刑警完全不一样,涵盖知识面太广了,我感觉压力特别大,休息时间都用来学习充电了。”为了尽快适应,范金辉边工作边学习。很快,他就找回了熟悉的状态,也对网警工作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们虽然不需要到一线作战,但是只要有案件发生,都需要网警在背后做支撑。”每当夜深人静时,往往一个电话召唤,范金辉就会马上赶回局里,研讨案件—网络关联—收网抓捕,常年如此,风雨无阻。
  坐在电脑前,穿梭于看不见的网络和数不尽的海量数据中,坚守在无数个甘于寂寞的深夜里,范金辉和队友们默默付出着。“网警的工作性质特殊,更多时候是线上作战,但不管是在哪个岗位,只要是作出贡献,我的心里就很踏实很幸福。”范金辉坚定地说。

当好网络隐形巡查哨兵

  工作中,范金辉不仅要应对突发的网络险情,还需要充当隐形“巡逻员”,确保支撑公众生活的各个网络系统稳定运行,“机关单位、企业学校、交通医院等重点行业和单位的网络安全都是网警保护的对象。”
  建立制度、落实措施,是范金辉频繁提及的八个字,“网络系统安全必须通过制度去落实,我们的职责就是做好监督管理。”在范金辉看来,一旦疏忽大意,就可能导致重要网站被黑客攻击,造成数据错乱或信息泄露。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社会安全。为此,范金辉坚持将各项考核化解于日常工作中,做到日日打基础、天天出成效、年终见硕果。在他的带领下,襄垣县公安局网警大队制定了“六步骤工作法”,实行日汇总、周总结、月座谈模式,今年的重点工作考核连续10个月排名全市第一。
  在日常办案时,往往要分析大量数据,一个不起眼的小数字都可能决定案件成败。尤其是,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各种新型犯罪的衍生速度也特别快,所以,范金辉经常邀请专业技术人员为网警队伍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全队的专业素养和办案能力。
  15年从警生涯,被问及心路历程变化时,范金辉说:“从为民解忧、调解矛盾的基层民警,到牵头打硬仗、攻坚克难的刑警,再到以鼠标为盾、键盘为剑的网警,转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当好平安卫士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