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办实事 倾力解民忧
本报记者 孟存田 文/图
1993年出生的贾帛锦,现任阳泉市公安局矿区分局马家坪派出所副所长。工作中,他热心服务群众,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承诺,曾获阳泉市公安局“优秀社区民警”“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多项荣誉。
忠诚担当 书写“藏蓝”青春
贾帛锦的父亲贾广林,是30年如一日,扎根基层、服务百姓的社区老民警。从记事起,他就将“爸爸”“警察”和“派出所”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他特别喜欢穿上父亲的警服,坐在警车里模拟抓小偷的画面,希望自己长大可以做一名像父亲那样平凡而伟大的人民警察。“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流淌在他的血脉里,父亲默默无闻奉献的作风,深深地影响着他。
担任平潭街西警务室社区民警时,他“拜师”于曾获“全国百姓口碑警察”“全国公安机关学雷锋先进个人”“中国好人”“感动山西十大人物”称号的侯明华为师,并时时处处“追”着师傅学。“社区的工作繁杂琐碎,很多东西都没接触过,我得多多向侯师傅请教。”贾帛锦说。
吃饭时,他总是张嘴闭嘴提社区的那些事儿;午休时,他总是翻来覆去拿着侯师傅的工作日志琢磨研究;下班后,他总是习以为常地跟着巡逻队在社区“转悠”,他跑遍了自己所辖网格的每户居民,用一句句朴实和气的语言,拉近了与居民的距离。踏实谦逊、认真细致、辛勤刻苦的工作态度,让他很快就进入了规定“角色”和工作状态。侯明华对他赞赏有加:“小贾虽然年纪轻、经验少,但能真正静下心来学习,沉下身来工作,心甘情愿服务辖区百姓,得到了辖区群众的广泛称赞。”
悉心耕耘 守护群众平安
侯明华说:“我们多关心群众一分,群众对公安民警的信任就会增加一分。”师傅的一举一动,贾帛锦不仅记在心里,更落实在行动中。
社区是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基本单位,社区勤务是派出所责任区民警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贾帛锦负责的平潭西社区位于矿区的中心地段,辖区内商铺众多、人员流动性大、社会治安形势复杂。他牢固树立“以人民满意为最高追求”的理念,坚持“脚板+科技”,警务围着民意转,民警围着百姓转。
“为老百姓办实事,是我作为社区民警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贾帛锦说。在不计其数的出警中,经常会遇到电话报警请求帮助的群众,每次他都会想方设法为群众解决困难化解矛盾。他会创建场所志愿者微信群,及时发布疫情防控、电信诈骗宣传资料等信息。对辖区重点人员,他会每周见面、约谈,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他会坚持不定期抽查、清查,累计下发治安隐患整改建议60份,确保各个场所安全无事故。
在全力构建一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的同时,通过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不断提升辖区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有一次,犯罪嫌疑人王某通过某交友APP主动添加被害人郭某,并伪造未婚女性“乔乔”的身份,以谈恋爱为由通过语言、视频聊天等方式,骗取被害人郭某的信任,累计诈骗82543.211元,并将其拉黑。接到警情后,贾帛锦与同事迅速对案件进行调查,最终,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同时追回了被害人的全部财产损失。
警民联动 夯实平安之基
工作中,贾帛锦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到社区步巡、到居民家中走访,拉近了与居民的距离。坚持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整合辖区内的离退休干部、治安积极分子、志愿者等力量,开展治安巡逻、文明劝导、社会关怀等“平安守护”行动;带领民辅警采取白天步巡、夜间车巡的方式,快速处置突发情况。一次,他步巡至干休所社区时,突然听到一名老人大声呼救。详细询问得知,老人忘记带钥匙,家里还有一名三岁儿童,情况紧急。他一边细心安抚儿童情绪,一边联系开锁公司。社区老人突发心梗,他和辅警将老人及时送上救护车,挽救了老人的生命;孤寡老人没人照顾,他自掏腰包购置棉衣、手套等防寒物品;重阳节,组织老人体检和理发;学雷锋日,关心关爱帮助困难群众;平日里,积极宣传反诈知识,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他管辖的社区从未发生民转刑案件,也无上访人员,这些都凝聚着他的用心、用情、用真、用苦和用力。
贾帛锦说:“作为社区民警,只要真心想为他们办事,处处为他们着想,就肯定能得到认可。我愿做一棵守在群众身边的大树,永远为他们遮风挡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