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钻研业务 技术能手“一专多能”
本报记者 陈彤
田贵星2013年11月入职太钢不锈冷轧厂,成为一名轧钢工,于201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工作中,他始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兢兢业业,不怕苦,不怕累,努力钻研业务,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专多能”型的技术能手。
提高效率 降低虚产
工作以来,田贵星参与了连轧300线轧机的安装与设备的调试,成功操作连轧机轧制从最薄规格的0.7mm到最厚的3.2mm,宽度从最宽的1650mm到1000mm,有BA板、300系钢种、400系钢种、造币钢等。
连轧300轧机生产轧制过程中,当压下量达到一定数值时,在轧制变形区内因带钢变形量增大而产生大量热能,需使用大流量乳化液进行冷却,并在轧制辊缝区域形成油膜润滑。由于摩擦力的作用,在带钢变形的前滑区和后滑区会有铁粉从轧辊表面及带钢表面脱落,一部分进入乳化液中,污染了乳化液。另一部分滞留于带钢表面,与部分残留带钢表面的油脂混合在一起,并牢固地粘附在带钢表面,很难被冲刷掉,严重影响后工序生产。因此,需通过脱脂、刷洗等工序将带钢表面残留物去除,工艺处理是否彻底,将对退火、酸洗后带钢表面质量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轧制后过钢脱脂时间短,约为3-8秒,目前没有同行对标参数。在轧制300系钢种后,因该系列钢种特点,使乳液污染严重,带钢表面残留物急剧增加,增加了现有脱脂设备的清洗难度,产生侧支撑印、脏印等表面缺陷。
田贵星通过攻关、现场观察、多次实验及查找资料理论推理,调整脱脂段各参数及优化现有设备,以增加脱脂清洗去污能力,采取调整脱脂段各挤干辊压力分布,在离线1#脱脂箱体内按比例添加表面活性剂,改变原设备(脱脂、清洗喷淋管)设计角度参数,增加清洗补水管道阀,加快清洗段水循环等措施。
经过一系列的工艺和设备精度调整,目前,带钢表面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已经可以稳定进行,原来每月带钢表面残留物造成的脏印、铁粉压入、侧支撑印缺陷虚产约6卷,目前降至2卷以内。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极大地提高了连轧300线的运营效率,同时也降低了产线虚产。
改进方法 成绩优异
连轧机组选用五个机架十八辊冷轧机连在一起工作,按SUS304工艺生产,工作辊直径小且粗糙度亦小、张力大,而SUS430工艺在冷连轧机组生产时表面特别容易打滑造成短擦伤,在前三个机架道次轧制中极易出现打滑、色差现象。在一机架轧制后,因轧制出口速度提升,带钢与工作辊之间的油膜易破裂,致使带钢表面光洁度破坏,同时损坏轧辊表面。为此,田贵星增加了工作辊的粗糙度,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他提前检查好辊面,保持辊面良好,尽可能采用直径偏大的工作辊,控制好每道次的变形量,合理安排好轧制力,并控制各机架的乳液流量以保证钢带变形区有足够的润滑度。通过一系列措施的实施,带钢表面得到有效提升,为冷轧产品质量奠定了基础。
在生产过程中,田贵星总结出一套生产计划管理方法和设备操作方法,有效提高了机组的运营效率和产品的质量,解决了带钢边部脏水印问题,预防本机组非计划卷的产生。他还参与编写了部分连轧2#RAP轧机工艺段的安全作业标准,提出多条安全提案并实施改进。
成本控制方面,田贵星推进回收工艺纸、废旧瓦楞纸的使用,乳液吨钢耗油量由原来的1.2m3/kg,降低至现在的0.69m3/kg;设备功能维护方面,严格执行厂TPM管理模式,培养自觉积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争取每月一条提案,尽己所能让每一项作业标准化操作,将设备隐患问题降到最低;通过每日点检发现设备隐患,及时告知维护人员对一些微小故障进行处理,从而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避免事故的发生;违章违纪检查方面,严格遵守各项法律规章和企业制度,遵守公司《生命保障规则》。
闲暇时,田贵星还深化学习CAD、Solidworks和PROE制图,对设备改进进行设计出图等。
田贵星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刻苦钻研,大胆创新,不断提出设备改进方案和改进工作方法,积极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均获得优异成绩。
对于未来,田贵星表示,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更应该肩负起自己的使命,把苦累化作前进的动力,通过不断努力,用青春作答,不断助力公司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