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居民“守护者”当好居民“贴心人”
本报记者 孟存田 文/图
余斐斐出生于1988年,从事社区工作已有9年,现为阳泉高新区大连街管理服务中心桃源社区委员、第五网格网格员,负责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创文、创卫等工作,曾获评“阳泉市郊区组工信息报送工作优秀个人”。
工作以来,余斐斐坚持以情凝聚人心,从点滴做起,时刻关心社区居民冷暖,努力为居民办好事、办实事。
守护居民安全
余斐斐是个热心的人,社区居民的难事就是她放不下的心事。谁家需要救助、谁家屋顶漏雨、谁家有就业需求,她在心里记了一笔账,按照相关政策对号入座、及时帮助解决。
社区特殊人群是余斐斐给予关注最多的,居民薛女士没有正式工作,孩子还小,与丈夫离异,一人带着女儿,生活特别困难,是社区的低保户。余斐斐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按照相关政策,积极为她申请了补贴。薛女士拿到补贴物资感动得热泪盈眶,连声道谢。
余斐斐是个认真的人。社区工作事无巨细,无论大事小事,做好了不容易。前段时间,阳泉市连日大雨造成巨兴小区地面坍塌,她不知跑了多少腿、动了多少嘴,一次次汇报、协调、引导,不间断关注,促使塌陷部位被修复,隐患及时消除,附近居民对她的积极协调和帮忙称赞不已。
余斐斐是个忙碌的人。由于小区外施工遗留问题,小区围栏短缺,而物业经理换了一个又一个,余斐斐不厌其烦地一次次到物业协调,最终将围栏修好。环境好了,治安稳定了,她又找来文艺爱好者,充分利用社区秧歌队和舞蹈队,走街串巷,吹拉弹唱、宣传政策,丰富了居民的生活。
创建卫生小区
社区是最基层,阳泉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的基础工作都围绕着社区进行。为使居民更好地了解创卫、创文的重要性,余斐斐身先士卒,每天一下班就忙着打扫单元楼前和周边道路。她还经常组织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和辖区保洁员清除小区卫生死角。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她的引导下,同楼的邻居和小区众多居民也不断加入到卫生保洁志愿者队伍,以往大家“各人自扫门前雪”,现在“也管他人瓦上霜”。整个小区的爱国卫生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小区内环境干净清洁、秩序井然。
余斐斐还带领社区工作人员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对文明创建成果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爱特殊群体
未成年人的工作,是事关未来的事业。余斐斐因地制宜,积极对接,组建青少年、未成年人志愿服务团体,常态化开展未成年人教育宣传活动,创新开展丰富有趣的活动,将新时代文明之风吹到每一个孩子心中,通过“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影响和带动全社会力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让文明之花开遍全城。
余斐斐还不忘辖区的特殊人群。冯大娘想为丈夫荆大爷申请党费减免,找余斐斐帮忙。荆大爷十几年前就瘫痪在床,不能正常说话,长期靠氧气管维持生命。近几年,冯大娘的身体也逐渐出现问题。了解情况后,余斐斐尽心尽力收集相关资料,帮冯大娘申请了党费减免。此后,更是把冯大娘当作家人,买菜、买水、买气、打扫卫生……冯大娘生活中遇到困难,总是第一个给余斐斐打电话,余斐斐都会及时伸出援手。
有人问余斐斐:“你做这么多,不觉得累吗?”她说:”每一次工作的尝试,都是一个学习的开始,虽然很忙、很累,但在工作中也学到了很多知识,提高了能力,帮助了他人,这是我最大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