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连翘成了富民的“甜”产业
本报记者 毛明辉
金秋白露时节,正是连翘收获的季节,走进陵川县马圪当乡后郊村,“小连翘,跑出致富路”的标语格外醒目。陵川县后郊村村民赵红岩门前,200多株连翘即将完成收获。问及连翘产业的发展情况,后郊村党支部书记李建利兴奋地说:“‘苦’连翘成了富民的‘甜’产业。”
近年来,陵川县充分利用省级中药材“一县一业”基地县、省级中药材农业科技园创建县的有利契机,把中药材产业列为全县五大牵引性工作之一,充分发挥连翘产业利益联结机制,扎实推动中药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中国连翘之乡”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22年,全县连翘产量达6000余吨,占全省产量的1/2、全国产量的1/4,连翘产业已成为陵川县实现共同富裕的“金钥匙”。
2022年以来,陵川县紧紧围绕“一带十园百村”布局思路,谋划实施百万亩连翘基地建设项目,力求从源头上把握连翘产业发展主动权。该项目的实施使得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沿线100个村庄实现了观赏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目前,全县注册连翘种植合作社417个,新型经营主体15个,带动8004户农户、2万多人从事连翘产业发展。“一个采摘季大约有4万多人参与采摘,长期务工的人员达万余人,人均收入达3万元左右。”陵川县农业开发中心主任郭俊峰说。
2019年,陵川县建立了中药材产业园区,这也是我全省第一个中药材产业集聚区。据业内人士匡计,预计到2025年,该园区的二、三产业集聚效应将初步形成;到2030年,该园区的总产值可达到32.5亿元。
据悉,陵川县的中药材产业链条已经延伸出产地初加工、仓储物流、中药养生茶、中药护肤品、药用植物提取、中药饮片等多个领域。一批中药材新型主体的迅猛崛起已经初步扭转了陵川县多年来单一原料销售的局面,产业形态开始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转变,全产业链正在逐步成型。
近年来,陵川县把品牌建设作为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使中药材产业的知名度、美誉度得到快速提升。“陵川连翘”“陵川潞党参”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了“晋之翘”“太行本草”“五花芯”等10个商标,连续7年举办了“太行连翘节”。所有这些都为宣传推介陵川的“中国连翘之乡”“太行药乡”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