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点燃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新引擎
本报记者 庞勇 郭丽菲
为推动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顺利开展,朔州市怀仁市基层团组织不断适应新时代共青团工作的形势和任务要求,共青团朔州市怀仁市委积极争取党委支持,扎实推进改革任务,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把好改革方向
团中央改革冲锋号吹响后,团怀仁市委第一时间向怀仁市委主要领导进行了专题汇报,团朔州市委第一时间与怀仁市党政领导进行改革工作面对面交流和意见交换,与团怀仁市委班子成员多次面对面研究改革,进行现场调研指导工作。怀仁市委召开市委常委会议专题讨论通过了《怀仁市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并成立了改革领导小组,团怀仁市委先后14次就具体工作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了请示批示,确保各项工作切实可行。
团怀仁市委把握新时代、新队伍、新任务的实际情况,对照《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评估指导标准》认真开展自评自测,对发现的问题和短板逐一制定具体举措,为全面完成改革各项任务明晰了重点方向。同时,出台《怀仁市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综合试点实施方案》,共梳理出四个方面30条改革任务,积极打造以怀仁市委为领导、多部门协同推进的基层团改“联动机制”,改革领导组各成员单位指派专人对各自承担的任务逐项进行认领和落实,为改革举措落实落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建好改革阵地
在县级团组织换届选举中,团怀仁市委采用“专+挂+兼”相结合的方式,从团员青年中选举副书记。同时,联合怀仁市人社局,发布青年见习岗位招聘公告,工作力量和覆盖面得到有效增加;推动35岁以下优秀青年担任村(社区)团支部书记,推选优秀青年干部担任乡镇(街道)团组织书记;联合怀仁市教育局成立怀仁市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辅导中心,打造怀仁首家县级团委直属青少年工作专业化机构;成立怀仁市教育团工委,全市中小学全部成立由校长担任少工委主任的学校少工委,切实发挥好“排头兵”作用,带领全市广大团员青年建功新时代;进一步优化团干部管理考核办法,制定出台一系列制度和管理办法,对团组织书记进行评价考核,进一步激发基层团组织的活力。
团怀仁市委注册成立怀仁市青年志愿者协会,并通过“1+2+N+N”青年社团工作模式,抓住青年服务大局“一条主线”,依托青年志愿者协会、青年创新创业促进会“两个平台”,组建志愿服务队、创新创业指导队等“N个队伍”,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化项目,共覆盖全市5000余名青年,开展各类活动80余场。
结好改革硕果
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科学制定团员发展规划,统筹中学、中职、职业青年、新兴领域青年等领域团员的发展。
持续推动党建带团建,实现传统领域团组织应建尽建;扩大“两新”组织、新兴青年群体团的组织覆盖,按照“一专一站两联”工作要求,成立怀仁市团代表联络站,构建“1+4”工作模式,即在一个联络站中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党政工作、创新创业、农村工作四个专项组,112名团代表全部进站,常态化联系565个团支部5650名青年,先后开展理论宣讲、就业服务等活动32场。截至今年2月,全市新增社会领域团组织194家,塔群式建立网上青年社群39个,联系覆盖团员青年14721人,通过示范带动作用,实现全市团员青年全覆盖。依托党团阵地一体化建设,建立实体“青年之家”28家,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在青年人数较多的行业领域成立怀仁籍大学生驻外团工委、返乡大学生团工委、教育团工委等,整合资源,搭建服务好青少年“最后一公里”的平台。
将党建带团建纳入全市党建年度考核和县级党委巡察监督方案;严格推优入党,2022年全市新发展的7名28周岁以下党员全部由所在团组织和团怀仁市委推荐;2022年4月积极申请团中央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制定《怀仁市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实施方案》,巩固县域共青团改革成果;同时,县级团委书记进入党的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教育工委)、同级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对党建带团建工作进行常态化督导检查,发挥党建带团建的作用。
接下来,团怀仁市委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扛起改革责任,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各项改革措施落实落地,努力形成符合党中央要求、体现怀仁特点,可复制、能推广的试点成果,团结引领广大团员青年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让青春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