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09月07日
共青团大同市云州区委

五项举措提质增效奋力打造县域共青团新格局


    本报记者 吕汉富 郭丽菲 通讯员 史悦

  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开展以来,大同市云州区各级团组织上下联动,全面全力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共青团大同市云州区委聚焦干部来源多元化、组织方式多样化、引领动员网络化、生存资源社会化、运行机制扁平化等改革重点,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五项举措提质增效,不断提升基层团组织的引领力、组织力、服务力和大局贡献度。

选优配强 破解人员短缺难题

  配齐机关专职团干部,充实团干部工作力量,团区委机关编制内干部配备率达到100%,在岗率100%。加强挂兼职团干部队伍建设,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团区委挂职锻炼,新补充挂职副书记1名、兼职副书记1名。目前,团云州区委共配备挂职副书记1人,兼职副书记3人,劳务派遣合同聘用制1人,政府购买服务人员1名,各类编制外工作力量比改革前增加1倍。各乡镇(社区服务中心)团委按照1名书记、1名专职副书记、3-5名委员的要求配齐配强本级团委;并聘请返乡大学生兼任团委副书记、优秀大学生村官担任村(社区)团建指导员。

立点扩面 加强团属阵地建设

  团云州区委持续推进“青年之家”阵地建设,已建成13个“青年之家”,完成全覆盖。持续开展“青年大学习”、“青年之家”培训、青年志愿者服务等活动,不断提升服务青年的能力和水平;深化落实“一专一站两联”工作机制,区团代表联络站已进站团代表116名;合并建设团代表联络站,整合阵地资源,面向基层团员青年常态化开设青年讲堂,组织团代表面向基层团员青年定期开展宣讲;由团区委主导,全区各级团组织每年引导假期返乡大学生到所在地“青年之家”报到,并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常态化长效化机制。

密切联系 创新组织动员机制

  团云州区委构建区、乡镇(社区服务中心)、村(社区)三级“微信塔群”体系,推动形成多元化网络社群,发布活动报名、团务咨询、线上学习等信息,促进基层团组织活跃度全面提升;常态化运作“青春兴晋”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少先队校外实践等品牌项目,青年获得感、党政满意度明显提升;增强青年婚恋交友的突破性和创新性,举办“青春有约 团缘汇爱”“‘七’待已久,‘夕’望是你”“情满中秋 与你相约”青年人才联谊交友会等,与此同时,联合区人社局、区招商引资中心、山西大同大学创新推动青年就业创业。

筹措资源 提升整合配置能力

  情系寒门学子,做好困境青少年帮扶工作,2022年向省青基会争取“希望工程1+1——幻方助学计划”助学金,共资助了127名困境青少年,2023年资助了37名困境青少年;联合云州区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活动,关爱残疾儿童,关怀青少年成长;整合社会资源,发动爱心企业、爱心青年开展赞助活动;多部门联动开展系列活动,凝聚工作合力;创新载体,着力拓展活动内容形式,联合云州区多部门举办各类健康义诊宣传活动、“巾帼心向党,奋进新征程”文艺汇演、“6·26”国际禁毒日宣传活动及“智享运动、健康同行”“700健行”等活动。

党政赋能 完善党建带团建工作路径

  云州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印发改革实施方案细化改革举措,成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区委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动员部署会。
  为推动该区青年事业发展,每年定期召开青年工作联席会议,为助力青年全面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持;加强团教协作,实行少工委“双主任制”,实现干部互挂互兼,并将区少工委副主任列入区教育督导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将共青团、少先队工作列入学校发展性评价和领导班子考评述职内容,并纳入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估和党建规范化建设指标;严格推优入党,强化考评激励,优先推荐选树典型,连续两年考核“优秀”的推荐纳入后备干部人才库,有效建立并落实挂兼职团干部的成长发展通道。
  团云州区委书记邢强表示,下一步,团云州区委将采取更加务实、更加有力的工作措施,盯紧改革工作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学习借鉴先进县区经验,统筹推进改革各项工作,加强对基层团组织的培训和指导,研究探索更多有利于推进改革的措施,推动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工作取得更大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