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09月04日

忻州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本报记者 陈晓平

  9月1日,忻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忻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薛文龙、市教育局三级调研员高光洲、市卫健委副主任夏鸿分别介绍了该市在食品安全工作方面的情况。

食品安全抽检规程全省推广

  一直以来,忻州市深入实施食品安全战略,不断提升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食品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向好。忻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落实党政同责,食品安全属地责任体系更加完善;落实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不断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持续深化“守查保”行动,食品安全监管水平稳步提升;大力加强重点领域监管,牢牢守住食品安全底线;创新食品抽检监测模式,社会共治氛围逐渐形成。
  据介绍,连续四年,忻州市未发生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件,国家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忻州市市场监管局在全省率先出台了 《食品安全抽检闭环运行工作规程》,将抽检工作15个节点的责任分工、完成时限、工作流程具象化、规范化,创新提出风险提示、排查治理、监督整改、消费预警、风险告诫等六方面具体要求,形成食品抽检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环环相扣、高效运行的一体化闭环管控体系。该规程作为创新做法在全省推广。
  忻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将食品安全纳入党委督办、巡察范围,每年开展2次对县(市、区)党委和市食安委成员单位的督办。同时,出台了《市委巡察办与市食安办对接协调工作办法》,对党政领导干部履行食品安全工作职责情况开展巡察。忻州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调研食品安全工作,并将食品安全第一责任细化分解到市、县、乡、村四级包保干部。截至目前,忻州市包保干部有2884人,全部签订了 《食品安全责任与任务承诺书》。
  接下来,忻州市市场监管局将坚决守牢食品安全底线,推动忻州市食品安全治理能力和水平迈上更高台阶。

推进建设15所营养健康食堂

  今年以来,忻州市卫健委不断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能力和食源性疾病调查溯源能力,推进各项工作落地见效。
  其间,创新推进卫生健康标准化工作,市疾控中心积极参与了忻州杂粮、山西药茶“金莲花”“宁武毛建茶”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并启动了“忻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新建项目”,重点解决实验室能力不足、科研创新不足的问题。
  忻州市14个县(市、区)和五台山风景名胜区均开展了对食品中化学性污染物和有害因素、微生物及其致病因子开展常规和专项风险监测,适时安排应急风险监测,在2022年度省对市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工作考核中,忻州市总得分排名第一。
  今年,忻州市卫健委联合市教育局,聚焦城区小学生“放心午餐”全覆盖民生实事,积极推进全市建设15所营养健康食堂(餐厅),搭建从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的传递链,引导健康生活方式。
  下一步,忻州市卫健委将高质量完成年度风险监测任务和病例监测等各项任务,努力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与身体健康。

“互联网+明厨亮灶”保障舌尖安全

  忻州市教育局把校园食品安全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来抓,大力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积极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狠抓食品安全宣传培训、严密组织校园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有效保障了师生“舌尖上的安全”。
  强化食品安全管理,持续推进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忻州市各学校从严把进货关、严守食材禁令、严把贮存关、严把加工操作关、严把消毒保洁关、严把食品留样关“六关”上强化管理、狠抓落实。
  “互联网+明厨亮灶”工程是“明厨亮灶”的升级版,借助安装在食品加工制作场所的设备,依托网络传输技术,保证监管部门和公众能够通过电脑、手机、网站等终端设备,实时观看餐饮重点环节的技术手段。据介绍,在2019年忻州市12家学校食堂实现 “明厨亮灶”基础上,2023年年底前争取90%以上学校食堂全部实现 “互联网+明厨亮灶”,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形成学校食品安全管理自查、家长代表参与监督、监管部门监督检查的制度体系,实现阳光操作和透明化管理,打造行政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平台,全方位守护师生“舌尖上的安全”,解决了人民群众最关心的校园食品安全问题。
  今后,忻州市教育局将严格落实校园食品安全管理责任,进一步加强部门协作,强化家校联动,加大食品安全知识宣传力度,持续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为师生建立起全面、系统、高效的食品安全保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