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09月04日
石楼县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长刘辉

竭尽全力助人 用爱温暖一座城


    本报记者 贺建锋

  在石楼县,提起志愿者,刘辉和他的志愿者团队早已家喻户晓。作为社会公益志愿力量的先行者,从抗击疫情第一线,到防汛救灾最前方,再到街头巷尾的大事小情,都能看到刘辉和他的志愿者团队的身影。在做志愿的路上,31岁的刘辉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收获着不一样的人生。

成立志愿者协会

  2015年,23岁的刘辉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成立了石楼县第一家志愿者协会。
  几年来,他始终致力于石楼县志愿服务事业,多次自费外出“取经”,通过培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广泛动员身边的团体、企业以及亲朋好友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在他的努力下,志愿服务活动向多元化、规范化、法治化发展,老百姓也从最初对志愿者的不理解变为难分离,有的还加入了志愿服务队伍。志愿的种子在石楼生根发芽,服务他人的理念在这片黄土地上茁壮成长,石楼县的志愿服务队伍由最初的几百人扩展到如今的6000余人。
  刘辉表示,一路走来,有艰辛有感动,更多的是担当。“奉献、友爱、互助、进步”是他的八字箴言,身上的红马甲就是他的“盔甲”。

温暖社区居民

  2019年,石楼县政府集中将174个自然村易地扶贫搬迁至灵泉镇岔沟村,860户家庭走出小山村,住进楼房,成为“龙山水岸”社区的新市民。有120多名小学生的父母务农务工,每到下午放学,有的孩子进不去家门,只能在外面“放羊”;有的是留守儿童,常年和祖辈生活在一起。如何辅导孩子学习,成了许多家长忧心的事。为了让这些孩子融入新环境、提高学习成绩,团石楼县委联合石楼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在 “龙山水岸”社区开设了“六点半课堂”,为孩子们提供公共空间,石楼县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为孩子们提供暖心的课业辅导、亲情陪伴、心理疏导等服务。这是石楼县易地搬迁社区中第一个“六点半课堂”,刘辉是“六点半课堂”的负责人。
  每天18时30分,“六点半课堂”便热闹起来,一群孩子背着书包来到这里,由志愿者辅导作业,或开展其他活动。刘辉介绍,“六点半课堂”既改变了这些孩子下午放学后进不了家门而在外面“放羊”的现状,又解决了许多家长的“操心事”。在这里孩子们不仅提高了成绩,还改掉了不良生活习惯,会主动维护这里的卫生,离开时还会把自己的活动区域打扫得干干净净。

尽力帮助他人

  2021年10月,石楼县发生汛情,从前期的转移撤离,到中期的有效应对,再到后期的灾后重建,刘辉组织青年志愿者协会的青年突击队积极参与救灾,并动员社会公益组织和爱心人士争取到价值105万元的灾后重建物资,全部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去年12月31日,为有效应对退烧药品市场紧缺问题,满足居民家庭应急需要,由团中央驻石楼县乡村振兴工作队、团石楼县委指导,山西众信公益基金会、禾伴公益支持,石楼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发放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片52000片,惠及石楼县13000名老人。
  石楼县灵泉镇车家坡村的张年旺、张秀琴是一对年过七旬的夫妇,二人身体欠佳、行动迟缓,没有及时储备相关药物。得知情况后,刘辉和他的志愿者伙伴第一时间将两人份的退烧药送上门,并叮嘱老人科学用药,定时接种新冠疫苗。
  “其实,我做的不算什么大事,只是想尽自己的能力多帮助一些人。”刘辉谦虚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