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救灾中建二局抢险大队使命必达
连日来,受台风“杜苏芮”影响,京津冀地区出现极端强降雨天气,北京、涿州等地接连遭遇历史罕见汛情,由中建二局华北公司成立的经由北京市应急管理局认定的市级专业应急队伍——中国建筑二局抢险大队正奋战在房山区受灾区域应急抢险的第一线,他们用专业和坚守全力投身到恢复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行动中,一幅幅画面直击应急抢险瞬间。
汛情就是命令,生命重于泰山。8月2日18时,中建二局抢险大队接到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与通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下达前往房山区北潞园小区开展应急抢险任务的指令。闻令而动,应急抢险工作机制迅速启动,半个小时内,2辆应急抢险指挥车、2辆工程抢险车、2辆运输车紧急到位,防汛沙袋、水域马甲、抽排机具等各类抢险物资全部装车完毕。6名救援先遣队员迅速集合,紧急奔赴救援一线!
事实上,在7月31日暴雨初至时,中建二局应急抢险大队就实施24小时最高级别备勤,并迅速调拨、排查各类抢险装备物资,提前做好准备,确保达到一旦接到救援指令,即可随时出发的状态。
8月2日20时,抢险大队顺利抵达目的地。连日来的暴雨,使得小区出现严重积水,最深处足足有4米。救援队迅速与当地指挥部取得联系,领取抢险任务,迅速开展应急排水工作。
摆在中建二局抢险大队救援人员面前的第一道任务,是将小区原有人工湖水抽排至60米外的刺猬河中,待湖水降至目标水位后,将小区地下车库积水抽排至人工湖内。
此次暴雨造成小区104个车库被淹,28栋楼、94个单元、60万平方米区域断电,3200户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排水工作刻不容缓。
而刚刚遭遇暴雨洗礼的人工湖,早已看不出原来的形状。经抢险队员仔细勘察发现,湖水大幅漫过湖边道路绿化带,厚厚的泥浆让救援队员走路都变得极为艰难,导致管线布设十分困难,无法有效进行排水作业。
为了迅速打开作业面,加快排涝进度,抢险队员们开始人工排淤,经过2小时不停歇的高强度工作,抢险点道路上的淤泥被清理完毕,为之后快速排洪奠定了基础,打通救援第一道“难关”。
救援人员肩扛手抬,在把抽水管线布设完成后,抽水泵迅速运转起来。在此后的连续72小时里,房山区时不时降下暴雨,队员们马不停蹄,时刻关注着排水进度。水泵缺油了,就迅速拎起蓄油桶补上,湖中的管线需要调整,就冒着雨匍匐在湖水里实时调整,全身的汗水与雨水交织,依旧脚下不停,只为全力保障排水。
经过72小时不分昼夜的强排救援后,湖水水位整体下降2.5米,抽排水量约17万立方米,约等于66个50米标准长度游泳池。加上后续地下室积水的排水任务,整个排水量预计达到43万立方米。
值得一提的是,因洪涝灾害严重,导致小区周边无生活用水可使用。在这样严峻的环境下,中建二局抢险大队克服万难,昼夜不息进行抢险工作,不怕苦、不畏难,展现出中建二局人激昂的风采和攻坚克难、敢打必胜的攻坚精神。
中建二局抢险大队正式组建于2022年10月,设置于北京市通州区张家湾镇梁各庄村,并于2023年3月经北京市应急管理局认定,成为市级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抢险队经多年实践,已经具备了“一专多能”的应急救援能力,以地下空间应急救援为主,以施工现场机械倾覆、结构倒塌、汛期抢险等其他救援为辅,目标是建设一支服务首都区域、主攻城市及其地下空间突发事故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据悉,抢险大队曾多次参与中建二局在施项目的应急救援任务,其中2021年7月参加郑州“7·20”特大暴雨抢险救援任务;2023年8月参加北京市防汛抢险救援任务;2019年6月组织郑州地铁集团市政隧道盾构始发涌水涌沙应急演练;2022年6月组织陕西省住建厅有限空间作业应急救援演练。
风雨同心、人民至上,中建二局抢险大队闻“汛”而动,逆流而上,应急抢险仍在继续。中建二局将全力以赴打好防汛抢险攻坚战,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贡献央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