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创业 建设美好家园
本报记者 刘琴
1999年8月出生的李奥妮,现任山西晋美庄园农产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先后在第八届“创青春”长治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实创组优秀奖;在“金烨杯”壶关县首届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优秀奖。
李奥妮拥有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具有高涨的工作热情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接受过农业市场网络营销、企业管理、乡村振兴和农业等方面的专业培训,工作能力非常强。
弃医从农助父创业见实效
山西晋美庄园农产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集谷子种植、加工、销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开发公司。该公司成立以来,经营状况一直低迷不前。李奥妮看着父亲李向阳每天为公司奔波劳累、愁眉不展,十分心疼,从长治卫校毕业后,毅然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返乡帮父亲打理公司事务。
2019年,李奥妮开始助父创业,3年内,公司拥有固定资产1000余万元,建成3000余平方米的生产区、办公区和仓储区,年可加工杂粮800余吨,实现产值1500万元,采用土地流转、技术指导、务工、收购农作物等方式与农户建立了利益联结,间接带动周边农户增产增收,有效防止农户返贫。
现在的山西晋美庄园农产品有限公司,初步形成了基地稳定、技术成熟和产品优质的产供销一体化良性循环发展机制,并且与农户建立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长期联结机制。产品成功进入国家832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融易购电商平台和名优土特产店、旅游景区特产店等实体店,优质黄小米、青小米供不应求,市场前景看好。
立足资源晋庄谷子再扬帆
长治市壶关县晋庄镇内梁峁交错、沟壑纵横,雨量集中于7月、8月、9月,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植物碳水化合物的积累,是得天独厚的谷子等小杂粮产区。晋庄的旱地谷子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以亩产超千斤闻名全国,一度被誉为“我国北方旱腰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有机旱作农业典范”。
长期以来,晋庄镇村民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谷子生产加工没有得到有效组织,没有形成大市场经营。李奥妮回乡后,经过市场调研,结合学习的农业经验,迅速以合作社形式,把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依托“晋庄谷子”名气,注册了“晋庄糠和圆”小米商标,并进行了QS质量认证,获得了晋庄小米绿色食品认证证书。今年春,在中科院的带领下,将在2026年建成千亩专业绿色覆盖的晋庄谷子示范基地,使晋庄谷子重新扬帆起航,步入大市场经营。
目前,以晋庄镇为中心,谷子基地签约订单规模已达到3000亩,不但保障了公司原料加工与市场供给,还解决了当地劳动力就地就业增收,为巩固晋庄镇脱贫成效,助力乡村振兴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公司今年又投资300余万元,加强晋庄小米文化宣传,推进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了“晋庄糠和圆”在全国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市场认可度。
“十四五”期间,李奥妮积极响应号召,集中力量完成“晋庄万亩谷子”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目标,生产全国最安全、最好的小米,重塑“晋庄谷子”在全国的形象。同时,依托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发展,打造晋庄镇传统农耕文化,突破农村无农业产业经济支撑瓶颈,促使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有机融合,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引领乡村振兴蹚出晋庄特色产业发展的新路。
心怀感恩情系桑梓报家乡
“回报社会、回馈乡亲,是我创业成功后心中萦绕的桑梓情结。我一直相信一人富不叫富,乡亲们都富才叫真正的富。”李奥妮说。于是,她暗下决心,一定要让村里人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为了让村民富起来,今年一开春,她就自费5万元,带领公司员工和周边村民共计60多人,分批外出学习考察调研,通过拓宽眼界、增长见识,来提升大家的认知,激发大家的动力,从而改变僵化思想。
考察归来,李奥妮就把想法付诸实践。在晋庄镇党委、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结合晋庄镇“十四五”总体规划,自筹资金100万元,成立了晋美庄园农民培训中心,长期免费向周边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市场营销、网络销售等有关知识培训。目前,已经免费培训10余次500余名农民,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我是大山的儿女,太行山孕育了我的豪迈,创业的艰难铸就了我的刚毅。我一定要抓住国家乡村振兴这个大好机遇,带领村民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富裕。”李奥妮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