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育爱 收获学生更多爱
本报记者 孟存田 文/图
1979年出生的王莉芳,现就职于阳泉市平定县锁簧示范小学,担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五年级班主任兼语文教师。2018年12月,她被评为“平定县中小学德育渗透能手”;2016年6月、2019年6月,被评为“平定县优秀班主任”;2019年12月,被评为“阳泉市最受欢迎班主任”;2020年12月,被评为 “平定县骨干教师”;2021年9月被评为“平定县金牌班主任”;2022年10月,获平定县少先队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2023年3月,获阳泉市首届少先队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优秀奖;2023年5月,被评为“山西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因地制宜开展活动
王莉芳所在的学校在乡村,她根据学校的客观现状,因地制宜开展少先队活动。
利用“红领巾广播站”营造校园文化氛围。红领巾广播站设置有《校园新闻》《学习经典》《美文欣赏》等栏目,少先队员们积极投稿,不但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更让红领巾广播站真正成为“红领巾”心灵的窗口,推动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的开展。
小手拉大手实践活动显特色。通过主题队会、手抄报、宣传小视频、国旗下宣誓等方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小手拉大手活动,带动形成良好风气。
传统节日纪念活动筑根基。通过开展清明节祭英烈、国家公祭日观看红色微电影、红领巾假日小队寻访 “光荣在党50年”老党员、重阳节红领巾志愿服务队走进敬老院、和国旗合个影、唱支山歌给党听、献礼建党百年书画展等活动,培植少先队员爱国情怀,传承民族精神。
除此之外,还利用重大节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五一”劳动节,组织少先队员开展“红领巾爱劳动”系列活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组织开展一年级新生入队活动及“红领巾奖章”颁章仪式;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日,组织队员重温入队誓词和少先队知识。在她的辅导和培养下,多名学生荣获平定县“二星章”和阳泉市“四星章”。通过一系列活动,引导少先队员们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创新方式拓宽思路
教学工作中,王莉芳认真备课、上课,脚踏实地,积极进取,坚持以各种方式营造轻松、活泼、上进的学习氛围,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来教学。
课堂上,王莉芳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采用小组合作竞争机制,让不同思维在合作中碰撞。这样的教学方式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了学习积极性,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 “双减”背景下,为了提高课堂效率,王莉芳精心备课,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在每堂课新授内容前三分钟对学生进行堂前摸底,查漏补缺,从而帮助学生循序渐进掌握知识,夯实基础。
布置作业时,王莉芳采用分层作业和素养作业等多种形式,增加了更多的实践性、操作性等体验类作业。各种体验类作业不仅是学生所喜爱的,而且还可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因材施教真诚付出
转化后进生,让教育充满爱。对于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王莉芳认为必须正确认识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浓浓的师爱,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教学工作中,她利用课余时间给他们“开小灶”,因材施教,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就积极鼓励,帮他们树立信心。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学生的成绩有了很大提高。
工作中,王莉芳努力做到于细微处见真情,真诚关心每一个孩子。她深信,爱是一种传递,当教师真诚付出爱时,收获的必定是孩子们更多的爱!她常想,一个班主任要带好这些孩子,首先要当个好妈妈,要像妈妈一样爱他们,和他们一起做游戏、谈心。她还采用各种方法来激励孩子们的积极性,表现好的孩子或奖励小花、学习用品,或口头表扬,有时还会摸摸孩子的头,或者给他一个拥抱。她还积极创设条件,使每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从而带动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
人生的乐趣在于创造,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王莉芳立足于做好一个普通而不平凡的教师。辅导员的工作是具体的、繁杂的,有苦有累,有甜有乐。王莉芳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努力工作,为祖国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少先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