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默奉献 做新时代“活雷锋”
本报记者 张云鹏 通讯员 赵学红
“我们村的人都认识他,他是雷锋式的好人哪!”提起李燕宝,走访一下晋中市榆次区郭家堡乡、北田镇的村民,人们无不竖起大拇指。他于1999年参加工作,是太行黎明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现任国网晋中市榆次区供电公司北田供电所所长。入职以来,他扎实肯干、勤于学习,从一名工人一步步成长为供电所所长、技术能手,他把聪明才智全部用在供电工作中,更是把青春和智慧用在为百姓无私服务中。
加班加点 助力春耕秋收
供电所服务于农村,一年到头都忙,特别是到了春耕春灌、秋收时节,是供电所保电的关键时刻。为确保农民在春耕春灌时节用上及时电、安心电,李燕宝带领所里职工对春灌供用电设备进行检查,指导农户更换老化的线路和开关,深入农田和大棚检查安全用电情况,并向农户宣传安全用电知识。经常从早忙到晚,加班加点是常事。
2022年的一天,李燕宝刚到所里,看到天气预报说中午有雷暴天气,随即和所里另外两个人一起对容易受雷击的小祁线进行巡视。6月的天气已是酷热难耐,全线巡视结束返回时已经到中午12点,此时天空中乌云压顶,眼看一场雷雨即将到来。当经过田乔村一片麦场时,看到田乔村的赵大叔一个人在收一大片晾晒的麦子,李燕宝立刻叫上其他两个巡线队员帮忙一起收麦子。麦子刚收起来,大雨便倾盆而至。赵大叔握着李燕宝的手感激地说:“李所长,谢谢你们啊!要不是你们,我这一年的收成就全被大雨冲跑了。”
这件事过后,赵大叔逢人便说:“供电所的李所长真的是好,开春帮我们接水泵保春浇,秋天帮我们搞检修保秋收,疫情来了又是送口罩、又是帮消毒。他真是我们农民的贴心人哪。”
无私奉献 关爱留守儿童
供电辖区有学校,在开学季、考试季,李燕宝会分片分辖区提前组织工作人员前往全区各中小学、幼儿园,对供电线路和用电设备进行细致排查,提前协助各学校开展各类安全隐患排查整改。他在工作之余详细了解学校用电负荷及用电需求,义务上门有针对性地开展安全用电知识宣传,发放校园安全用电宣传册,提高学校师生的安全用电意识。
2022年春天,北田线改造施工,3月18日是新旧线路切改的重要时间节点,需要连续停电10个小时施工。但停电信息发出去后,却有好多家长打电话反映,孩子们因为疫情原因都在家里上网课,停电这么长时间,学习会受到影响。
用户的呼声就是服务的信号。李燕宝迅速组织人员,又是拉网线,又是装无线,还借来好几台电脑,将供电所会议室临时改为网课教室。18日当天,李燕宝让人将需要上网课的孩子接到所里,安排刚来所里上班的大学生员工当老师,中午让食堂准备了简餐。晚上又让人把孩子们安全送到家,家长都热情地表示感谢。
村里有很多留守儿童,李燕宝为他们做的事更是难以计数。有什么困难,一个电话就到,还与学校结对子,给他们更多关爱。在孩子们眼中,他是值得信赖的“临时爸爸”。
雪中送炭 温暖空巢老人
“没有你们的帮助,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榆次区北田镇杜堡村的李大爷激动地对上门服务的李燕宝说道。李大爷的子女都不在身边,为了保证老人用电安全,李燕宝接到报修电话后第一时间赶到,对电力设备进行全面排查,并更换了部分老化的设施,对线路进了重新整理,排除了安全隐患。像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他已经习以为常,也干得轻车熟路。
他总是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身先士卒,深入社区、乡村走访用户,在用户特别是空巢老人家中,详细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与用电需求,耐心征询老人的意见建议;义务“把脉”老人家中的用电线路、开关、电器,及时更换老化、破损的导线、插座、漏电保护器及坏死的灯头、灯泡,消除用电安全隐患。通过主动上门服务,以真情关怀和暖心关爱让老人享受到更多电力获得感、幸福感。
“大爷、大娘,你们年龄大了,在家很不方便,以后有什么需求,及时联系我们就行,我们一定会想办法帮忙解决的!”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干的。对村里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他一有时间就挨家挨户打电话问候,询问需求,上门服务。
甘于平凡,默默奉献,他用真诚无私的服务架起电的桥梁,把光明送到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