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02月23日
太原市迎泽区迎泽街道并二社区第五网格网格员张超

默默奉献 在“格格网事”中收获诗和远方


    本报记者 陈彤

  在太原市迎泽区迎泽街道并州路二社区,人们总能看到一个忙碌的身影,她不是在社区服务大厅解答居民的疑问,就是在为居民上门服务的路上,她就是并二社区第五网格的网格员——张超。
  面对繁杂的网格事务,34岁的张超永远面带微笑、永远耐心十足、永远随叫随到。“五加二”“白加黑”“晴加雨”,她把居民的大小事务真正当成自家事,成为网格内212户家庭的“大家长”、636名居民的“贴心人”,更成为这一方网格的“代言人”,在这繁琐的“格格网事”中收获着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

“家长式”唠叨 只因心有牵挂

  “小区有啥事儿,我们第一时间会联系小张,家里有了难题,也会第一时间找她,有她在,我们放心也安心。”家住青年东街10号院的居民沈珪说道。网格里的大多数居民都和沈珪一样,非常信任“无所不能”的张超。在居民微信群里,张超始终是最活跃的,她发出的内容大多是对居民的关心和提醒,“晚上有大风预警,家人们注意关好门窗。”“明天有大雨,谁家漏雨第一时间联系我。”每天在居民群里,都能看到张超事无巨细的留言和叮嘱。这些叮嘱被居民亲切地称为“家长式”唠叨,体现了张超作为网格员的责任和担当。
  家住青年东街10号机械厅宿舍的申大娘,与社区有着不解之缘。申大娘是老党员,由于年老体弱又是独自居住,所以社区的工作人员格外关注她。
  自2021年6月张超成为网格员开始,申大娘就成了张超的“牵挂”。今年8月的一个中午,申大娘突然感到腹部绞痛,难以忍受,于是,申大娘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拨通了张超的电话向其求助。接到电话后,张超立刻打车把申大娘送往医院。挂号、缴费、诊疗、排队做肠镜……她全程陪同,直至将申大娘送回家后才离开。
  “谢谢你,小张!平日里顶风冒雨给我送药,关键时刻一个电话就到,就和我的女儿一样,有你真好。”申大娘拉着张超的手一遍又一遍地感谢着。“不用谢,大娘,守护好网格内的每一位家人,是我应该做的。”张超微笑着说。

“陀螺式”忙碌 只为居民满意

  一个本、一支笔、一张嘴、一双腿,每天早晨,张超都会准时开始日常巡查。张奶奶家的下水道堵了;郭爷爷家楼栋的楼道灯不亮了;李姨的手机连不上网了;张奶奶家该刷煤气卡了……面对居民的点滴小事,张超总是整整齐齐地记在随身携带的本上,一行又一行、一页又一页。
  “时时放不下、事事放不下”,对于能当场解决的,张超从不拖延;对于暂时不能解决的,她会记录详细情况后 “带回”社区,与社区人员仔细研究对策,直到居民满意才肯放下。
  不久之前,张超在巡查中发现裕民龙城苑B区5号楼门口堆积有大量的建筑垃圾,已造成路面堵塞,给居民带来不便的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她立即与物业公司取得联系,在物业公司答应连夜清理后,张超先后打了3次电话确定清理时间。之后,她又亲自去现场查看清理情况,认真耐心地解决了居民的“心头大患”,真正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应。
  “张超每天就像陀螺一样,穿梭于网格和社区之间,尽心尽力地解决着居民的大事小情。”在并二社区工作人员眼里,张超的尽职尽责令他们敬佩、感动。

“全天式”守护 只待春暖花开

  从白天到黑夜,从晨曦到日暮,面对疫情,他们迎难而上,用点点微光汇聚起磅礴力量……张超便是其中的 “一点微光”。面对每一轮的全员核酸检测工作,张超每天都最早到岗,配备物资、核对数量……忙碌的一天开始了。
  “点位长”“引导员”“话务员”“巡查员”“采买员”……张超与时间赛跑,“疫”刻不停歇,不知不觉时间竟已过零点。就在居民们都进入了梦乡的时刻,张超还要在卡口值守。这就是迎泽街道一名普通网格员的白天与黑夜,她默默付出、无私奉献,只为守护万家灯火。
  随着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复工复产的脚步也按下“快进键”。在接到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后,张超主动作为,第一时间通过微信群、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将企业复工复产的有关政策传达给每一名企业负责人,确保疫情防控与企业生产两不误。“张师傅,今天的客流量怎么样?”“张总,现在企业生产情况怎么样,有需要我们反馈或帮助的地方吗?”“王哥,每天记得消杀三次啊。”……穿上红马甲,带上笔和本,不管天气多冷,张超每天都会在辖区的商铺转上两圈,详细询问企业和商铺的生产经营情况,并认真登记企业反馈的问题。她奔波于大街小巷,尽己所能为企业和商铺提供贴心服务,只为等待春暖花开。
  脚下沾泥土,心中有真情。对于张超而言,网格员的工作每天都是新的,每天都有新的故事发生,而幸福,就在这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故事里升温,这就是她的诗和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