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眼高铁”:夜深沉 爱也深沉
本报记者 张丽
1月26日23时03分,首趟“红眼高铁”G4468次列车缓缓驶出太原南站,向北京丰台站驶去。
夜色中,G4468次列车载着1000余名旅客向北驰骋。车厢内,许多旅客已进入梦乡,列车工作人员一遍又一遍地巡视,为有需求的旅客递上一杯热水、盖上一条毛毯。由于列车在深夜运行,对于中途下车的旅客,工作人员还增加了一对一的叫醒服务,保证旅客能够及时下车。
“红眼高铁”因高速动车组列车在夜间行驶时前照灯会发出红色探照光而得名,通俗来讲,就是深夜还在运行的高铁列车。我国的高速铁路多在夜间进行维修,这段时间称为“天窗”,用于对高铁运营设备进行检修与保养,不开行列车。
由于高铁采用车载控制系统和信号系统,不受光线影响,白天和夜间都可开行。铁路部门调整动车组的检修周期,在确保检修质量的前提下再投入夜间运行,通宵运营的高铁也会安排在白天进行日常检修。
列车上还提前准备了“爱心箱”,内有一次性耳塞、一次性眼罩、U型枕、针线包等物品,提供给有需要的旅客使用。车窗外夜色深沉,车厢内乘务人员的服务热情分毫未减。
1月27日1时44分,G4468次列车平稳抵达北京丰台站。全体旅客下车后,乘务组立即对车厢车容进行整理,检查是否有旅客遗留物品,与保洁员一起将座椅转向,为后续开行列车做好准备。
春节过后,铁路部门迎来旅客返程高峰,中国铁路太原局集团有限公司于1月26日、27日共开行7趟 “红眼高铁”,增加运能约7000余个,极大满足了旅客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