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激活专业市场活力“花”经济绽放新活力
本报记者 高静 通讯员 张琦
“多亏了农商行的信用贷款,以前进货全靠自有资金周转,旺季想多囤些稀缺品种都不敢。今年节前的备货量比去年翻一番!”大同西环花卉生态园的商户李哥边忙着卸货边激动地说。这一场景,成为大同农商银行以信用工程激活专业市场活力的生动写照。
花卉市场“融资难”小微商户盼曙光
西环花卉生态园作为大同市规模最大的花卉交易集散地,建筑面积达1.5万平方米,聚集了80余家商户,业务涵盖鲜切花、盆栽、绿植租摆等全产业链。然而,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这里的商户。由于经营场地多为租赁,无法提供房产、土地等抵押物,旺季备货、冷链升级、线上推广等资金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每年要赶在销售旺季前两个月从云南、广东调货,成本的15%都被运费‘吃掉’,资金缺口少说也有十几万元。”经营盆栽生意近10年的张姐回忆道,这也是园区众多小微商户的共同诉求。
农商银行主动出击信用市场初创建
正值大同农商银行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专项活动,该行主动对接园区负责人,详细介绍信用市场创建机制,并明确名单准入条件:一是运营年限不低于2年,且近1年无重大经营纠纷或行政处罚;二是商户入驻率超80%,形成稳定的产业集聚效应;三是具备完善的日常管理机制,能协助银行开展商户经营信息核验。
双方当即签订合作意向书,举办普惠金融信用市场授牌仪式,为西环花卉生态园授予“信用市场”牌匾。此后,银行批量获取市场内商户的信息,开启逐户走访精准服务模式,为商户提供一对一、一对多的专属金融服务,不断提升商户金融服务的便利度和获得感。
精准摸底与评级“一链一策”解难题
为摸清商户真实的经营情况,小微事业部成员驻守市场,跟踪从到货卸货、花卉养护,到盘点对账、订单结算的经营全流程。“我们不仅要记录商户的年销售额、客户群体、回款周期,还要了解他们的经营年限、行业口碑、是否有拖欠货款等信息。”事业部负责人介绍说。
在信用评级环节,该行针对花卉行业“易损耗、周期强”的特性,摒弃传统参考企业财务报表、固定资产规模、过往贷款还款记录等硬性指标,实行“一链一策”:将“日常经营流水”作为核心指标,动态反映短期资金周转情况;把“行业口碑”纳入评分,通过上下游合作方评价判断商户信誉;增加“履约记录”评价,重点考察货款结算的及时性、订单交付的稳定性。最终,为西环花卉市场的信用商户完成批量签约授信。
多措并举强服务市场活力大提升
为更好地服务园区商户,大同农商银行同步采取多项措施:一是设立“金融服务站”,派驻专属客户经理,实现“评级、授信、用款”一站式办理,避免商户多跑路;二是简化审批流程,商户仅需携带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最快1个工作日即可完成从申请到放款的全流程,大幅压缩等待时间;三是建立“商户需求响应机制”,客户经理每周开展2次上门回访,实时收集商户资金需求、服务意见,确保问题24小时内响应。
随着信用市场建设的推进,园区内商户的经营信心极大提升。据了解,今年已有12家商户扩大了经营面积,新增就业岗位30余个。
信用工程建设已成为大同农商银行支农支小、服务实体经济、助力市场发展的重要抓手。它不仅化解了农户及小微商户“融资难、融资慢”的困境,更以信用建设为纽带,提升了商户的诚信经营意识、优化了市场整体信用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