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5年10月14日

青春扎根乡土 实践淬炼担当

本报记者 陈彤

  2025年盛夏,太原师范学院团委组建了23支社会实践团队,近300名师生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奔赴山西省各市开展了覆盖红色教育、乡村振兴、基层服务、教育关爱等领域的实践育人活动,不仅为三晋大地注入青春动能,更以“项目化+专业化”的创新模式,构建起高校服务地方发展的实践育人新范式。
  太原师范学院党委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载体,形成“党委统筹、团委牵头、部门协同、院系联动”的实践育人机制。该校党委副书记狄利民在启动仪式上强调:“要聚焦社会服务,让青年在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锤炼过硬本领。”该校团委书记刘峰解读活动方案时指出,今年创新构建“主题聚焦、项目驱动、学科赋能”三维体系,组建12支项目化团队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11支常规化团队覆盖基层服务全场景,形成“重点突破+全面开花”的实践格局。

触摸历史 感悟伟大抗战精神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太原师范学院团委积极投身红色文化传承,组织多支实践团队深入武乡八路军纪念馆、百团大战纪念馆、吕梁交城八路军战斗遗迹等10余处红色教育基地,创新开展实践活动,沉浸式感悟伟大抗战精神。
  音乐系组建乡村振兴实践团走进吕梁市兴县举办“红音筑梦·艺心向党”音乐会,深情演绎革命岁月的辉煌与激情。
  经济与管理学院团队、马克思主义学院团队创新宣讲手法,生动再现晋绥边区民兵英雄壮举,使红色精神在沉浸式体验中触动人心。队员们感慨:“当亲手触摸1940年的《新华日报》时,历史课本上的文字突然有了温度。”这场红色文化寻根之旅如同一把钥匙,打开了青年学子心中那扇传承红色基因的大门,激励青年学子触摸历史的同时,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厚植家国情怀。

基层深耕 找准问题开出“良方”

  在晋中市榆次区龙湖社区,“情系夕阳·科技助老”基层服务践行实践团搭建了“便民数字服务站”,凭借专业技能为老年人排忧解难;针对高龄、独居老人,团队成员还开展了上门帮扶,在维修设备的同时协助打扫卫生、陪伴交流,用贴心服务传递温暖;舞蹈系团队则在榆液社区开展了舞蹈教学、档案整理、社区清扫等活动,用艺术活力点亮社区文化生活。
  在忻州市繁峙县,物理系团队将复杂的物理知识转化为妙趣横生的科普课程,激发了孩子们的好奇心,点燃了科学梦想。
  法律系“法治扎根乡土·振兴点亮未来”“与法同行·普法传情”等团队走进太原市娄烦县河岔村、运城市芮城县等地宣讲法律知识,为提升基层治理法治化水平提供了专业支撑。
  “寻迹薪火·科技助农”等团队则以调研为基,尝试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
  这些专业团队深入基层,找准问题,开出“良方”,为基层发展贡献了青春力量。

文化赋能 照亮乡村发展之路

  各院系依托学科优势,组建多支实践团队,涵盖产业助力、文化赋能、教育帮扶等多个方面,为乡村发展持续注入青春动能。
  外语系联合设计系用“语言+艺术”结合的形式赋能乡村振兴。文学院推普团队深入吕梁市中阳县的校园,通过趣味课堂点燃当地学生的学习热情;进企业深入调研,提升沟通效能;进乡村推广普通话,并积极探索非遗剪纸、红色教育基地与普通话推广的融合路径,赋能乡村文化活力与产业协作能力。
  此外,美术与影视学院团队在太原市娄烦县上静游村创作墙绘,以画笔勾勒乡愁记忆,打造“一村一景”文化地标;“绘彩乡村·播绿助农”团队深入临汾市翼城县南梁镇,播撒绿色发展理念,用艺术视角提升乡村环境品质。
  这些实践成果如同璀璨的星辰,点缀在乡村振兴的“夜空”中,照亮了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道路。

知识浸润 丰富少年儿童假期

  教育关爱团队聚焦乡村儿童成长需求,以知识温润心灵,用陪伴照亮童心。
  外语系联合设计系组建了“七彩假期”团队,发挥专长,匠心构筑了“七彩课堂”;书法系团队赴吕梁市石楼县,将书法教学与文化故事、创意手工巧妙融合,引领孩子们在笔墨间品味汉字韵味;法律系团队用法治意识守护学生成长,积蓄向上动能;教育学院“暖心育青苗 行知润童心”团队聚焦乡村留守儿童在综合素质拓展、心理关怀与法治意识上的迫切需求,精心设计了六大维度的实践活动,为孩子们送去知识与希望;“育光暖童心·行知振乡苗”团队针对浑源县留守儿童,精准开展心理关怀、法治教育、素质拓展;“星火润童心·温情暖雏阳”“青春有我 行知筑梦”等团队则在暑期课堂中融入科普实验、体育训练、艺术熏陶,全方位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一堂堂满载爱与智慧的课程,犹如为乡村儿童开启了眺望广阔世界的一扇扇窗,同时搭建起青年学子与乡村未来紧密相连的情感桥梁。

知行合一 收获丰硕实践成果

  在知行合一的征途上,太原师院实践团队的足迹遍布三晋大地,团队成员以笔为犁,深耕实践土壤,撰写了数篇调研报告与实践日志,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了成长的“大跨越”。师生通过参与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将课堂知识与基层需求相结合,在红色传承中坚定理想,在乡村振兴中贡献智慧,在基层服务中传递温暖,培育了实事求是的精神品质,展现了责任与担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青春动能。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知识在实践中绽放出温暖的光芒,照亮了乡村振兴的道路,也让自身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华丽蜕变。
  多年来,太原师范学院团委持续深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品牌,通过强化项目指导、突出学科特色、深化校地合作等举措,不断提升实践育人成效。未来,该校团委将继续以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引导更多青年学子深入基层,将专业知识融入乡村实践,讲好振兴故事,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