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3年11月02日
“追根溯源 史话三晋”百个传说带你重回发源地

“华人老家”大槐树 承载亿万华夏儿女乡愁


    本报记者 卢亚

  “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鹳窝。”数百年来,这首民谣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祖辈相传,妇幼皆知。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是闻名海内外的明代迁民遗址,是数亿移民后裔寻根祭祖的圣地。600多年来,大槐树迁民遗址早已在炎黄子孙心中深深扎下了认祖归宗之根,被当作“家”,被称为“祖”,被看作“根”,人们从小便记住了“山西老家”,铭记着这份遥远的沉甸甸的乡愁。
  如今,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已经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苍老斑驳的根门仿佛依然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顿时让人为之敬仰。本期《山西青年报》带大家走进“华人老家”,感受这里的文化传承与乡愁。

最大移民发源地

  据《明史》《明实录》《续文献通考》等史书记载,从战乱中诞生的明王朝为巩固政权、发展生产,制定了移民屯田复兴之策,实施迁民垦殖非常之举。
  从明洪武初年至永乐十五年,近50年间,明统治者在洪洞广济寺大槐树下设局驻员,发放川资,移民18次,人数逾百万,迁民18个省500余个县,涉及1230余姓,其时间之长、范围之广,旷古绝今,为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官方移民。著名历史学家葛剑雄说:“在中国移民史上,辐射范围最广、影响最大的一个移民发源地要算山西洪洞大槐树了。”
  600年沧桑轮回,大槐树几度枯荣。当年的古槐树,早已和寺院一起毁于汾水。现在的槐树,是同根滋生的二代和三代。二代大槐树有400多年历史,三代大槐树也有近百年历史。让人震撼的是,眼前的大槐树已非寻常意义上的大槐树,在这座明初移民之根的特殊园子里,她的人文之根饱含着极其深广的历史意蕴和文化内涵,让人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韧性、意志与力量。
  洪洞大槐树移民是中华民族历史上一个重大事件,更是一部用精神凝聚的奔腾的史诗,极大地推动了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明初全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中华民族新一轮大融合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今天,大槐树根祖文化传承弘扬的“根祖孝道”“家国情怀”“乡情乡愁”“民族认同”等人文精神,对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国文化创意鼻祖

  在古槐遗址旁有间可以小憩的茶室。这间茶室为民国初年洪洞人景大启所建。景大启是古大槐树移民遗址纪念地最初的倡导者和创建者,也可谓我国文化创意的鼻祖。
  清朝末年,景大启在山东曹州任散州官,当地百姓得知他为洪洞人时,都说自己是从洪洞大槐树老鹳窝迁来的,同乡之情溢于言表。是时,洪洞人刘子林在山东长山县任知县,两人商量,决定保护并筹建大槐树遗址。于是,他们将在山东募得的390两纹银寄回老家动工兴建。在河南杞县为官多年的洪洞人贺柏寿在豫也有同感,积极参与募资。民国初,景大启辞官回乡,倾心致力于古大槐树遗址建设,至民国三年,碑亭、茶室、牌坊等主要建筑相继告竣。
  如今的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景区,分为“移民古迹区”“祭祖活动区”“民俗体验区”“汾河生态区”和“根祖文化广场”五大主题区域,有祭祖堂、广济寺、中华姓氏苑、魁星楼、思源潭、母亲石、献殿、汾河生态区等60余处景点。景区内每天推出多场特色演出,有“非遗文化”《开门迎亲》《苏三路过大槐树》《传统祭祀》等演出和实景演出《大槐树移民》《铁锅记》等。其中,《大槐树移民》为山西省十大旅游演艺项目之一。景区移民实证展览馆收录了来自全国各地移民后裔捐赠的家堂图、家谱、书籍和明清时期的生活用具等,民俗村还原了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生活生产场景,游客可穿越时光,追忆往事,品味乡愁。

“华人老家”寻根问祖

  一棵树,何以承载这么多的乡愁?2023年4月,以“走遍天涯洪洞是家”为主题的第33届山西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大典,吸引了上万名移民后裔“回家”参祭。
  几百年来,数不清的移民后裔将大槐树记入谱牒,传告子孙。移民们的牵挂,使湮没已久的大槐树成了乡愁寄托。可为何那么多移民会把一棵树当作故乡呢?
  1957年,洪洞县政府所作的《大槐树迁民纪略》中写道,移民背井离乡后,因大槐树容易记忆,久而久之,就说“祖先是从大槐树迁来的”。自此,大槐树就成了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也成了移民们怀祖的寄托。洪洞大槐树,是移民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是远方游子寻根的路标,也是中国历史故事中最生动的章节,更是乡土文化的代表作。
  应海内外移民后裔的要求,1991年,洪洞县开始举办“中国·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大典”,至今已连续举办了33届。每年中元节、寒衣节,洪洞大槐树都会举办祭祖大典。如今,洪洞大槐树景区已成为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其祭祖习俗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寻根祭祖大典自举办以来,参加活动的海内外华侨华人已超100万人次。”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常务副总经理何东海介绍说,洪洞大槐树祭祖活动在海内外华侨华人当中影响深远,它能够延续血脉、延续亲情,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天下故乡、华人老家”。从洪洞大槐树这个起点走出去的中华儿女遍布全球,如今的大槐树下,慕名而来的游子们承荫之时,也能感受到悠久的历史变迁和民族、家族的深厚传承。

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近年来,洪洞县立足文化资源优势,以根祖文化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主线,强力打造核心产品,培育旅游新业态,实现景区提档升级,走出了一条极具洪洞特色的文旅融合全域旅游发展之路。
  洪洞县基于历史文化、自然山水、乡村民俗的资源分布,规划了“一核四带六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全县上下把全域旅游创建作为“一号工程”强力推进。在推进文旅深度融合过程中,洪洞县以根祖文化为依托,坚持深挖移民文化。以景区为核心,辐射带动了全县整体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拉动了周边餐饮、住宿、购物等多产业发展,催生了一大批以“槐荫”“槐根”“恋根”等命名的宾馆、饭店、酒店,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人数10万余人。文旅产业也带动交通运输、餐饮住宿、通信信息、商业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通过对文旅产品的制作销售、农特产品销售,促进农户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小康路。如今,文旅产业已成为洪洞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洪洞县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实践,不仅传承弘扬了本地深厚的根祖文化,更是创出了以文旅融合助推全面小康建设的新局面。这里把更多文化内容、文化符号注入景区景点,讲好“洪洞老家”的故事,叫响了“大槐树”这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