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带队建 取得历史性制度性突破
本报记者 陈晓平 通讯员 媛媛
过去的五年,是忻州市少先队砥砺奋进、大步向前的五年,也是改革创新、奋发有为的五年,特别是全市党建带团建、队建取得了历史性、制度性突破。
五年来,在忻州市委和团省委、省少工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团忻州市委的带领下,在教育部门、中小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全市各级少先队组织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锐意改革创新,各项事业呈现新的气象。特别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意见》和《中共山西省委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工作的实施方案》出台后,忻州市少先队坚定不移强化政治属性,聚焦培养共产主义接班人,持续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责任感、使命感,少先队组织充满活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少先队事业取得长足进步。
聚焦主责主业 加强思想引领
五年来,忻州市少先队始终聚焦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主责主业,让思想引领更加务实有效。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全市广大少先队员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激发组织化教育主渠道,抓住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党的二十大召开等重大节点,开展“红领巾心向党”“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请党放心 强国有我”“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学习二十大、争做好队员”等活动,以队会、队日、活动课等多种形式覆盖全市少先队员。常态化开展“学雷锋”“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我是小小追梦人”等活动,引导少先队员以先锋们为榜样,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依托“红领巾爱学习”、全国少工委官方微信公众号等载体开展学习,第六季特辑参学率、“十·一三”网上主题云队课参学率均达到100%。注册“红领巾讲解员”,在全市常态化开展讲解活动。举办忻州市首届“红领巾讲解员”竞演讲述活动,用“童言童语”声情并茂地讲述家乡的英雄人物、风土人情及红色景点,24名少先队员被聘为市级 “红领巾讲解员”。成立市级红领巾巡讲团,深入基层宣讲党的创新理论。全市少先队员以先锋为榜样,从小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不断增强,充分体现了全市少先队员紧跟时代、砥砺前行、担当责任、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构建激励体系 发挥榜样引领作用
全面落实“入队激励”;持续开展“奖章激励”;常态推进“荣誉激励”;重点实现“推优激励”。五年来,忻州市少先队始终把握增强少先队员光荣感工作主线,激励体系更加科学全面;构建导向鲜明、形式多样、交织贯通、阶段上升的阶梯式成长激励体系。
在实施少年儿童分批入队方面,全市小学生实现100%全体分批入队。经过前期的队前教育,明确具体的入队标准,制定规范的入队程序,举行庄严的入队仪式,从源头培养少先队员的光荣感和组织归属感。细化实施办法,广泛开展“红领巾奖章”争章活动,打造人人可行、天天可为、阶梯进步的激励体系。
2022年以来,2名少先队员被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员”,1个中队被评为“全国优秀中队”,28个少先队中队被评为“全国红领巾中队”。20名少先队员被评为“山西省优秀少先队员”,10名少先队辅导员被评为 “山西省优秀少先队辅导员”,2名少先队工作者被评为“山西省优秀少先队工作者”,2名社会人士被评为山西省 “星星火炬奖”,5个大队被评为 “山西省少先队红旗大队”,10个中队被评为“山西省少先队优秀中队”,6个中小学校被评为 “山西省少先队工作先进学校”,通过表彰先进的模式,切实发挥了榜样引领作用。
严格落实《推荐优秀少先队员作团的发展对象实施办法》,实现年满14周岁、未满15周岁的新入团团员,100%经少先队组织推荐,对进一步做好团队衔接,有效推动中学少先队组织规范建设起到良好促进作用,让“加入共青团”成为少先队员成长进步的最重要政治标志。
全市中小学校 100%建立少先队组织
五年来,忻州市始终紧扣少先队改革创新根本任务,组织建设根基更加牢固。提升基层组织活力,增强少先队员归属感。
巩固学校“基本盘”。以全省少先队基层组织与学校少工委“双清零”行动为契机,在全市中小学校100%建立少先队组织,推动民办中小学全部建队。
激发组织“新活力”。持续加强学校少工委规范化建设,队内职务选举、队委会建设等组织、生活、制度更加规范,红领巾广播站、宣传栏、中队角等基本阵地建设全面加强,大队会、中队会、小队会、队课和主题队日流程更加严谨,红领巾、队旗、队徽、队歌、队礼、呼号等少先队标志标识使用全面合规,少先队员组织意识进一步强化。
打造坚强“桥头堡”。为加快推进全市少先队社会化工作,全面构建 “校内”+“校外”的新时代少先队工作格局,全市672个社区(乡镇)全部建立少先队组织,加强少先队对少年儿童集中活动场所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
近300场实践活动 助力“双减”落实落地
五年来,忻州市少先队始终树牢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育人标准,实践教育更加丰富活跃。
充分利用忻州市丰富的红色革命、人文历史、自然生态等资源优势,争取忻州市检察院、市禁毒委员会、山西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市博物馆、市图书馆、市消防救援支队、市气象局、忻府区气象局等单位支持,在全市建成法治教育、劳动教育、科普教育、红色教育、研学实践、历史文化等6类56个少先队社会实践教育基地,更好地填充校外少先队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的空白,为开展富有特色、生动、有代表性的主题活动提供平台。
其间,忻州市各级少先队紧扣国家安全教育日、丰收节等时间节点,开展“丰收故事我来讲”“倾听历史 伴我成长”“童眼看气象 科普筑童心”“小手绘长城赓续爱国情”等少先队校外实践活动,让少年儿童在实践中不断历练自己,快速成长。以“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实践活动为统揽,利用寒暑假等契机,广泛开展少先队员革命传统教育、国防教育、法治教育、安全教育、劳动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组织“聆听红色故事,重‘走’长征路”“欢乐童年,放飞梦想”“传播长城知识 传承历史文化”“七彩假期 公益暑托班”“七彩假期 情暖童心”“七彩四点半课堂”“七彩假期 爱心陪伴”等各类实践活动268场、培训118场,开设托管班26个,有效调动了少先队员参与寻访的积极性,厚植了解家乡、热爱家乡、报效家乡的情怀,助力“双减”政策落实落地。
突出政治标准 壮大少先队辅导员队伍
五年来,忻州市各级少先队始终坚持突出政治标准为首要地位,让队伍建设更加蓬勃有力。
为了加强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忻州市少先队将提升辅导员队伍政治素质作为重点工作,2021年以来新聘任的大队辅导员全部为党员、团员;规范辅导员任职程序,按照岗位职责明确、配备标准严格、任职程序完善、准入和退出机制健全的工作原则,联合教育局下发规范市直中小学校大中队辅导员任职文件,进一步规范组织建设。
培训制度更加完善,实现大队辅导员3年全员轮训一次,中队、校外辅导员每年全员轮训一次。组织开展“学习二十大、奋进新征程、永远跟党走”少先队辅导员培训,全市130多名一线大中队辅导员、校外辅导员、少先队工作者及少工委干部等参加培训。
举办全市首届少先队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以赛代训、以赛促学、以赛促教,选拔优秀学员参加全省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
市、县两级团组织吸纳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作为团代会代表和委员会委员、常委。其中,忻州市1名少先队辅导员被选为团十九大代表,3名少先队辅导员被选为省第十六次团代会代表,10名少先队辅导员被选为忻州市第五次团代会代表。14个县、区和市直学校全部按照每人每月500元标准落实大队辅导员津贴,基本保障得到落实的同时,极大地调动了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
健全体制机制 规范少先队工作
五年来,忻州市少先队始终聚力构建多方协同支持基本格局,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完善。
据悉,忻州市委高度重视、亲切关怀少先队工作,明确市委副书记担任市少工委名誉主任、分管教育的副市长联系少先队工作,全市14个县(市、区)均明确少工委名誉主任与政府联系领导,全市党建带团建、队建取得历史性、制度性突破。全团带队的光荣责任进一步夯实,市级团委负责同志、县级团委负责同志担任同级少工委主任。
团教协作的制度优势进一步发挥,市、县两级教育部门负责同志100%担任同级少工委主任,少先队工作纳入提升义务教育质量、推进基础教育改革总体规划,少先队建设纳入中小学教育督导评估和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指标,在党建考核中作为单列内容。少先队经费保障进一步落实,市、县两级少工委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按照全市每名少先队员每年不低于3.5元的标准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