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03月29日

繁星种下浪漫,流浪亦有震撼

——电影《流浪地球2》视听艺术 ●天津师范大学 闫晟萱
  电影是视听艺术,视听艺术是一部影片打动观众的重要符号。《流浪地球2》通过独特的视听艺术叙事,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科幻盛宴。
   《流浪地球2》是由郭帆导演的继《流浪地球》后的又一部制作精良的影片。影片在视听语言的运用上延续了令人震撼的视觉特效,通过道具、色彩等视觉艺术给观众带来强烈冲击,更在听觉中以音乐与音响的交错叙事,表达人物和思想感情,让观众在全长172分钟的观影过程中享受繁星点点的浪漫,也体会到欲罢不能的震撼,看似不经意,实则处处皆用心。
  
  道具——软硬件结合的视觉真实
  
   作为一部中国科幻类型片的里程碑式电影,《流浪地球2》在道具运用方面做到了软硬件结合,以强化视觉冲击。导演郭帆谈及《流浪地球2》的拍摄时说:“这部电影里用到了很多新技术,而且很多道具是3D打印出来的。”影片中,摄像头作为道具,出现过近10处。在影片中那不断闪烁、无处不在的红点让人心头一颤,也仿佛是一种倒计时的告诫,使人充满压迫感。但是在影片中真正动手去关闭摄像头的只有马兆与周老师两人,是隐喻蒙太奇的使用,摄像头隐喻了MOSS的操控,体现出唯有二者已明白幕后操控的原因。在最后的摄像头中,周老师与摄像头对视,仿佛已经洞悉一切,明白了是什么在操控。同时在摄像头下观察整个会议场景,暗示无情的机器人对于人类对现在的所作所为的凝视与嘲讽,也从侧面表现了人类拯救地球的坚定目标,突出了主题。还比如在太空电梯上升摔打时蹦出来的螺母零件道具,其实是韩朵朵与刘培强的定情信物,刘培强在太空时通过螺母望向地球。类似这样的道具,通过天衣无缝的对接,达成视觉真实,让观众享受其中。
  
  色彩——冷暖相宜的美术元素
  
   摄影师斯托拉曾说,“色彩是电影语言的一部分”,《流浪地球2》在色彩上也追求极致。影片通过颜色的选择与色调的处理进行色彩造型,塑造人物形象。同样是冷色调,太空电梯显示出的是严肃和浓烈,月球上则彰显出肃杀和阴冷。同样是暖色调,影片中图恒宇与丫丫嬉戏时的场景采用了饱和度较高的色彩,尽管是回忆,却带给人温暖和感动,展示出生活的美好,给观众以似曾相识的熟悉感。在外交会议上验证实验的可行性时,颜色运用亮度较高,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氛围,也烘托了人物的心理活动。
   影片在色彩虚实的处理上也非常精当。比如影片多次将镜头叠化,以窗户为前景,展现出人被囚禁在牢笼的压抑感。而表现刘培强面试时自己的两个倒影,似乎是对自己发出疑问。突出了动作以及U盘的重要性,将背景虚化,体现了朦胧之感,增强对观众的吸引力。
  
  音乐——舒缓多变的声音风格
  
   著名电影人戴锦华在评价电影《花样年华》时说,“毫无疑问,影片浓郁的怀旧氛围,来自于影片的音乐”。的确,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既展现了人物复杂的情感,也推动了剧情的发展。《流浪地球2》以音乐贯穿全片,构建起丰富的时空关系,把主题阐释得更加饱满、透彻。比如《太空电梯》以电子音乐配乐,快节奏掀起第一个叙事高潮,突出人物的紧迫感和遭遇袭击时的混乱感。而当刘培强与韩朵朵再次回到上海的家时,悠扬的音乐遍布归途,重现二人的甜蜜回忆。
   影片还将声音音乐化,起初并没注意到是人声,只是一段配乐而已,在配乐节奏渐慢后,人声开始被强调,歌词为人声,人声又成为配乐,加大混响后空灵的人声,具有特殊意味,很容易留下深刻印象。比如,在每一次小希问是否公平时,周老师的回答都是:“危难当前,唯有责任,团结是需要代价的”。周老师的声音沙哑但却包含着坚韧,是观众了解角色与人物性格的重要方式,体现出中国人民一往无前的奉献精神,以及面对困难的解决方式。同时,也体现了传承的人物设定,周老师与小希之间的信念传承,而周老师的:“我信,我的孩子会信,鲜花会开满枝头。”也体现出周老师对人类割不断的希望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因视听而多彩,因欣赏而丰富。《流浪地球2》视听艺术的协调统一为凸显影片主题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作为宇宙里的每一个个体,尽管我们渺小如沧海一粟,平凡如原上之草,但只要是鲜活的,就值得被热爱、被守护。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