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查询:2024年03月14日

大同建设“四大安全屏障”保护消费者权益

  本报记者 吕汉富
  
   3月13日,大同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晋享放心消费 激发消费活力”大同市“3·15”消费维权新闻发布会。会上,大同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人通报了2023年度全市市场监管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情况。
  
  聚力守护消费安全底线
  
   2023年,大同市市场监管系统坚持严字当头、狠抓隐患治理,全力建设“四大安全屏障”,风险防控力全面提升。健全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分级分层、层级对应工作机制,2295名包保干部全覆盖包保2.4万余家主体。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落实药品安全党政同责的实施意见,市、县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药品安全职责更加清晰。督促工业产品生产和销售单位全面落实“两个规定”,开展特种设备“企业主体责任推进年”活动。完成食品安全抽检13385批次、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1967批次。与朔州、忻州建立晋北三市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区域协作机制,建立全市药品质量安全风险会商机制。开展校园食品、乳制品、农村假冒、“山寨”食品、“三无”食品、餐饮浪费等重点食品问题整治,检查食品主体1.46万户,整改问题隐患1213项。开展药品网络销售、中医馆中药饮片质量、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儿童化妆品等安全专项行动,查办“两品一械”案件260起。深入开展气瓶充装、燃气压力管道和锅炉安全等特种设备重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专项行动,治理特种设备安全隐患1100余个。推进燃气具及配件等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查处案件24起。
  
  全力规范消费市场秩序
  
   全市市场监管系统依托政府门户网站和政务新媒体宣传效力,积极主动公开事项,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切实保障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一是着力整治群众关心关切的突出问题。深入推进“四季守护”行动和民生领域“铁拳”行动,依法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缺斤短两、无证无照、互联网销售危险化学品、“神医”“神药”违法广告、假冒伪劣、家装家具定制等重点问题,坚决有力落实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加油机作弊综合治理、药品安全巩固提升行动等专项整治,防止各类市场乱象,维护了市场秩序,回应了民生关切。全系统共查办各类违法案件1890起,罚没款500.55万元。
   二是强化重大节日期间酒店客房价格监管。坚持横向协同多部门、纵向联动各层级,牵头推进住宿业客房价格综合治理。积极争取省级部门支持,中秋、国庆期间在全省率先实施重大节日临时价格监管措施,探索性推行“五个100%”措施,有效防止了行业内恶性竞争和大幅涨价等价格异常波动,临时价格监管措施实施成效显著,获市委、市政府和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充分肯定。
  
  大力提升消费维权意识
  
   针对商品质量、售后服务、价格行为、广告宣传等方面投诉集中的问题,适时开展行政约谈,督促引导企业诚信自律规范经营。强化消费警示提示,累计发布各类消费警示提示23次,切实增强消费维权法律法规的社会认知度,有效提升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意识。结合“3·15”等特定时间节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印制消费维权宣传图册、展板、宣传海报等,向群众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8万余份,现场解答消费咨询11.3万人次。举办“3·15”消费维权新闻发布会,发布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开展侵权假冒商品集中公开销毁活动,销毁货值83.79万元的各类侵权假冒伪劣商品。
  
  持续提升消费维权效能
  
   全力推进放心消费创建活动,积极开展示范培育,32家放心消费示范单位(区域)被列入省级“放心消费示范创建培育库”。
   深入推进线下无理由退货活动,充分发挥市场监管部门职能作用,鼓励引导实体经营者积极参与无理由退货承诺活动,全市共有465家线下经营主体、13个经营商圈(覆盖市场主体1600余家)作出“七日无理由退货”承诺,全年实现线下退货11676件,退货金额达810余万元。
   畅通投诉举报渠道,依法调查处理投诉举报问题,认真解答消费者咨询,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利用全国12315平台受理投诉举报咨询2.36万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689.99万元。
   持续推动消费纠纷源头化解,加强12315消费维权服务站建设,全市已建立服务站264家。积极推进在线消费纠纷解决ODR机制建设,全市有407家经营者入驻12315平台在线解决消费纠纷,大大缩减了投诉环节,降低了维权成本,有效提升了服务质量和工作效能。

1